关键词:
掺杂碳量子点
荧光检测
偶氮染料
荧光产率
棉纤维
复合材料
摘要:
随着工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废水已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含有偶氮染料的废水除了污染环境外,某些偶氮分子中偶氮键的裂解会产生致癌或致突变的芳香胺类化合物,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都构成严重威胁。由于染料结构复杂、各种染料结构相似及其在环境中的较低浓度,目前对偶氮化合物的检测仍是一个技术挑战。
碳量子点(CQDs)是一种新型的荧光纳米材料,粒径小于10 nm,具有生物相容性、水溶性、独特的光学性能、高灵敏度、快速响应和实验操作简单等优点,作为荧光探针已被广泛应用于环境和生物体系中的各种目标物的检测。本文首先采用微波法快速合成一种CQDs荧光探针,接着,在对CQDs掺杂改性的基础上,优选一种氮元素掺杂的碳量子点(N-CQDs),进一步将其固载于棉纤维上,制备得到N-CQDs/棉纤维复合材料,并用于对偶氮染料的荧光检测研究。取得的实验结果如下:
(1)采用微波法,以柠檬酸和尿素为前驱体,一步合成CQDs。使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CQDs的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并将其用于偶氮染料铬黑T(Eriochrome Black T,EBT)的检测分析。研究了温度、时间、p H和浓度等因素影响,研究发现,CQDs检测偶氮染料时,温度和时间对其检测结果影响不大,而随着p H的增大,CQDs的荧光强度先增强后减弱,p H为8时,其荧光强度为最强,CQDs的最佳浓度为10μg/ml。碳量子点检测偶氮染料时,偶氮染料浓度在0-50μM,其浓度与F0/F-1呈现良好的线性相关性。CQDs的荧光产率为9.6%,由于CQDs的荧光产率与荧光强度有关。当荧光产率高时,其荧光强度也随着升高。因此,需要进一步提高荧光产率。
(2)为了提高碳量子点的荧光产率,对CQDs分别进行N、S、P三种元素的掺杂,通过微波法制备出了氮掺杂碳量子点(N-CQDs),硫掺杂碳量子点(S-CQDs),磷掺杂碳量子点(P-CQDs),并分别用于偶氮染料检测研究。利用紫外吸收光谱(UV),FT-IR,XPS和TEM对制备的N-CQDs,S-CQDs,P-CQDs的结构和表面形貌进行了表征。对三种碳量子点进行荧光产率计算,计算得出N-CQDs的荧光产率(16.8%)高于S-CQDs(11.6%)和P-CQDs(8.1%)的荧光产率。因此,优选N-CQDs进行后续研究。N-CQDs颗粒呈球形,大小分布均匀,约5 nm。N-CQDs呈黄绿色,在290 nm激发光下,在550nm处表现出最强的发射波长。随着EBT浓度的逐渐增加,荧光强度急剧下降。N-CQDs的荧光猝灭与EBT浓度在0-50μM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计算得到的荧光寿命证实了N-CQDs可以重复使用。荧光强度测试表明,N-CQD作为荧光探针的最佳条件为,室温,p H=8。
(3)考虑到N-CQDs的重复利用和实用性,把它负载到棉纤维上。首先将棉纤维分子的羟基氧化成羧基,再利用硅烷偶联剂将N-CQDs接枝到氧化的棉纤维上,制备出N-CQDs/棉纤维复合材料。利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能谱仪(EDS)、XPS、FTIR对复合材料进行测试表征,并探究其偶氮染料检测性能。结果表明,N-CQDs成功负载在棉纤维上,对EBT进行荧光检测,检出限为2.6μΜ,而且材料重复利用性良好。N-CQDs/棉纤维复合材料荧光探针检测偶氮染料具有性价比高、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等优点。因此,在未来的应用中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