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生态处理系统
污水处理
河流水质
微生物群落结构
丁山河
摘要:
以丁山河流域为研究对象,沿城市河流设计了3种旁路生态处理系统,用作污水处理厂或工业废水的附加净化措施,研究河流水质经旁路生态系统处理前后的变化情况,并采用高通量测序方法研究细菌和真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变化,以更全面地反映城市污水经生态系统处理后对受纳河流的影响.结果表明,生态系统出水COD、NH_(4)^(+)-N和TP等营养盐指标明显低于湿地进水,水质明显提升,且污水对生态处理系统和受纳河流微生物影响显著,微生物多样性增加.对旁路生态系统水体理化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旁路生态系统对COD(55.7%~64.0%)、NH_(4)^(+)-N(63.1%~89.4%)和TP(27.6%~76.7%)的去除效果均较好,水质从地表水劣Ⅴ类提高到Ⅲ类,受纳河流的水质显著改善.对生态系统进出水和河道上下游水体微生物多样性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在门水平上,各生态处理系统主要的优势菌门基本相同;在纲水平上,各生态处理系统的真核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较大;受纳河流下游水体Chao1、Faith’s PD和Shannon指数大于上游,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显著提高.其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77%~95%)、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1.0%~10%)、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0.36%~12%)和厚壁菌门是旁路生态系统主要优势菌门;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α-变形菌纲(Alpha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纲(Bacteroidia)是受纳河流主要优势菌纲.通过对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研究,能够更加全面地揭示尾水经过生态处理系统处理对受纳河流引起的复合生态效应,对城市河流生态系统保护具有重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