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紫外-可见光光谱
臭氧氧化
模型
污水处理
过程控制
摘要:
在污水处理厂减污降碳提质增效的背景下,伴随着新一轮的提标改造,臭氧高级氧化被更广泛的应用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深度处理,以保障尾水中难生物降解有机物的高效去除;臭氧高级氧化同时也被应用于高浓度有机废水。在污水处理厂实际运行过程中,常存在臭氧过量投加和无效投加的情况,造成极大的能源浪费。针对以上实际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本研究构建了基于紫外-可见光光谱数据结合化学计量学的臭氧投加控制模型,并开展了臭氧高级氧化处理垃圾渗滤液MBR处理工艺出水的实验,探究了紫外-可见光光谱法在臭氧高级氧化过程控制中的应用潜力,以降低臭氧氧化的能耗和氧气消耗。主要的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
(1)针对城镇污水处理厂臭氧氧化深度处理工艺中存在的臭氧过量投加无效投加的问题,本文对城镇污水处理厂二级处理出水的臭氧氧化系统展开研究。通过对多组连续24小时的COD数据进行测定分析,发现该污水处理厂COD数值有明显时间规律性,臭氧氧化深度处理工艺进水COD数值呈现出连续时间段内低于30 mg/L,同时COD数据在30-40 mg/L的时间点在全天的占比为17-59%。依照COD数值在一天内的变化规律,判断该污水处理厂臭氧投加控制系统可采用先定性后定量的方式进行控制,即判定是否投加臭氧和确定对应臭氧投加量两步进行。本文通过ON/OFF控制来控制臭氧发生器的启停,使用线性判别分析(LDA)、支持向量机判别(SVMC)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PLSDA)三种方法基于光谱吸收峰数据集和全光谱数据集建立臭氧投加控制系统模型,通过对预测集正确率进行比较,得到直线距离法的线性判别分析模型判别效果最好,模型准确度为94.2%,预测正确率为82.35%。本文通过多元线性回归确定相应的臭氧投加剂量,基于新的数据集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构建了臭氧投加精确定量模型。结果表明通过紫外-可见光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方法可以实现对二级处理出水的臭氧投加的精确控制,但应根据不同应用环境和水质情况建立对应模型,为城镇污水处理厂臭氧投加控制系统的应用奠定基础。
(2)针对垃圾渗滤液MBR处理工艺中膜过滤设备结垢严重影响热传导效率的问题,本部分采用臭氧高级氧化处理难降解有机物,并围绕臭氧氧化过程中紫外-可见光谱变化与反应进程之间可能存在的关联展开研究。对垃圾渗滤液MBR处理工艺出水(包括:超滤出水、反渗透浓缩液、干化母液)三种水样进行臭氧氧化实验,设置10-90 mg/L的臭氧浓度梯度,采集反应过程中紫外-可见光光谱数据与COD数据。通过将紫外-可见光光谱数据与COD数据建立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用于监测反应过程中的COD数据,为高浓度有机污水的臭氧氧化过程控制提供借鉴。通过反应过程中的紫外-可见光光谱数据与反应终点的紫外-可见光光谱数据的数据差值与对应的臭氧投加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臭氧投加量模型,为垃圾渗滤液MBR处理工艺中膜过滤设备结垢问题从臭氧高级氧化过程控制方面提供解决问题新思路。
本研究围绕臭氧高级氧化工艺在污水处理中的典型应用场景,采用紫外-可见光光谱法对臭氧氧化工艺过程进行实时监测,以解决臭氧氧化工艺能耗和氧气消耗高的难题,实现了臭氧氧化的过程控制从而实现降低能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