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BioWin
污水处理厂
A2O工艺
工艺模拟
运行优化
摘要:
水环境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随着区域经济的不断发展,污水收集管网日趋完善,污水水量增长越来越快,污水厂处理水量和出水指标不断提高,优化运行效率、稳定性及降低成本已成为污水厂改造的首要目标。如果仅仅根据经验调试既存在风险,又耗费时间,而采用污水处理数学模型能够更加高效地模拟运行过程、解决现状问题,有效防范未来风险。由此展开研究以解决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和节能降耗问题。
本文详细调查了重庆市38个区县乡镇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现状,选取四座典型乡镇污水处理厂深入分析,针对出水达标率和设计进水水质范围评估,发现A镇污水处理厂存在明显问题,分析其进水水质和运行状况,提出改造方案改建污水厂,并利用BioWin6.2软件建立该污水厂改造后的活性污泥动力学模型,采用合理的方法测定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调整进水质组分和进行敏感性分析,校准、模拟该模型,然后通过稳态及动态模拟验证准确性,并针对运行优化关键点,采用模型进行情景分析,确定最佳运行条件和优化策略,主要结论如下:
(1)重庆市乡镇污水处理厂运用最广泛的工艺是AO和A2O,两者占比分别为37.68%和37.44%。对其中四座典型乡镇污水处理厂深入分析,针对出水达标率和设计进水水质范围评估,发现A镇污水处理厂的NH3-N、TN、TP出水浓度未能达到规定的环保标准,并且进水超出了该厂设计时预定的水质范围,亟需进行技术改造和优化操作,提高处理效果。深入分析原A镇污水处理厂的进水水质和运行情况,发现进水碳源不足和水质波动性大,严重影响出水中NH3-N、TN、TP的稳定性,此外,原污水处理厂设计的不足进一步削弱了脱氮除磷效果。具体而言,NH3-N、TN、TP平均去除率分别为70.3%、66.0%、49.5%,达标率分别只有41.7%、41.7%、25.0%,这表明该系统对NH3-N、TN、TP的去除效果不佳,脱氮和除磷能力较弱。
(2)使用BioWin6.2建立A镇污水处理厂的模型,查阅相关文献并进行部分短期的组分测试,设定进水污水的各组分参数,通过敏感性分析,发现影响出水COD和TN的最大参数都是化学计量参数中的普通异养菌产率系数(好氧);对NH3-N有影响的参数比较多;对TP影响最大的参数为化学计量参数中的普通异养菌产率系数(缺氧)。进行稳态模拟,调整模型关键参数使模拟与实测值的误差小于10%;然后进行动态模拟,发现变化趋势和实测值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NH3-N、COD、TN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差距在20%以内,TP的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差距略高于20%,整体的差距符合模拟标准,具有足够的参考性。
(3)利用BioWin模型,对当前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状况进行模拟与评估。结果表明,在进水量持续增长的情况下,保证出水中TP稳定达标是优先关注的重点。考虑到深度处理阶段除磷药剂的使用,能够有效降低TP含量,因此可忽略TP超标风险。当进水COD浓度过高,污水厂出水COD无法稳定达标,建议增设粉末活性炭应急投加系统,保障COD稳定达标。在冬季温度较低时,脱氮效果下降较为明显,建议制定低水温预案,可适当增加污泥龄、污泥浓度以及保温加热措施等,保证污水厂处理效果不受季节温度影响。进行情景化分析,确定最佳运行工况和优化改造方案,主要包括调整好氧池DO浓度为1.0mg/L,硝化液内回流比调整至200%,将污泥外回流比设置为70%,增设粉末活性炭投加装置,将PAC药剂的日投加量从44kg减少到35kg,设置自动加药装置,根据实时监测的污水水质和流量变化自动调整药剂的投加量,确保处理效果的最优化。
本研究通过数字化模拟手段,构建了一套针对污水处理厂工艺运行优化的研究方案,可为乡镇污水处理厂的科学智能运行优化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方法,推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数学建模与污水处理技术的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