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射门技术动作研究
训练学分析
定位球射门
男足
摘要:
本文是基于计算机运动动作捕捉技术的射门技术研究和训练学分析,通过对研究对象的录像回放,结合计算机运动动作捕捉技术和大数据分析对比技术。以男足运动员的直接任意球射门为案例,提取射门相关的技术数据指标,对射门的有效性进行分析。从而找到相对最佳的射门技术指标,以提高运动员和运动队的训练水平,为教练员有针对性的训练和指导比赛提供参考。本文以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高校足球队中代表学校参加过2019年度黑龙江省校园足球四级联赛高水平组的男足参赛队员为研究对象,利用录像回放技术结合计算机运动动作捕捉软件和大数据对比分析技术上的多学科融合优势。通过提取出直接任意球射门技术中各相关技术参数和射门效果数据,最终优化其射门技术。让队员提高自身的射门技术水平以及发现技术能力中存在的不足。通过案例的数据提取统计:1、在助跑距离方面,运动员在使用脚背正面进行直接任意球射门时,采用4步助跑的方式,在使用脚背内侧和脚背外侧进行直接任意球射门时,运动员采用5步助跑的方式,运动员的这两种助跑都符合目前足球运动员通用的射门助跑方式。2、在助跑方向与出球角度方面,正脚背踢球时,队员尽可能与球在一条直线上。一般0°-15°较好。通过视频捕捉发现,刘某、孔某二、杨某的出球角度分别达到了25.2°、25.2°、20.1°存在角度过大的问题。脚背内侧踢球时,罗某、杨某、王某三存在角度过小的问题,三人的角度在30°左右。未能达到45°左右的参考标准范围。在脚背外侧踢球时,队员尽可能与球在一条直线上,一般0°-15°较好。运动员王某一、张某、罗某、李某一的出球角度为30.4°、30.2°、25.8°、28.1°,存在出球角度偏差较大的情况。与标准参考值有些许差距。通过比对分析发现了运动员出球角度上存在的差异。这样在训练时可以更有针对性。3、在支撑脚与球的距离方面,通过视频检索发现有些运动员在使用正脚背踢球和内脚背踢球射门时,球没能踢到有效区域内。经比对后发现有个别运动员存在支撑脚与足球的左右距离过远或过近的问题,有个别运动员存在支撑脚与球的前后距离上支撑脚过于靠后侧的问题,导致了这样的情况出现。4、在摆腿方面,对参加测试的运动员的摆腿用时的测试,得到了摆腿用时的平均值,个别男足运动员使用三种不同的脚法踢球时,出现了摆腿用时高于全队平均用时的情况,存在摆动时间过长的问题。在对髋关节和膝关节以及踝关节的开合角度上的统计后,发现了个别队员的肢体关节开合角度低于全队平均值。出现了摆动开合角度未达到均值的问题。5、在击球部位方面、通过对射门有效性的数据分析后发现,运动员使用正脚背射门时,其中运动员刘某、汪某、李某一、李某二、孔某二出现未将球射在有效区域内的情况,使用脚背内侧射门时,出现了李某二、谢某和杨某未将球踢在有效区域内的情况。通过分析后发现这些运动员是由于脚的触球部位未击中球的最佳位置。通过上述统计分析,在射门技术研究和训练中运用计算机动作捕捉技术和大数据对比分析技术,可以发现运动员技术动作中存在的问题。也可以为射门技术研究与训练找到有效的方法。如:1、助跑方面,对于助跑路线与出球角度需要改进的运动员,反复练习踢球跑动路线。形成记忆性。2、在支撑脚与球的距离和击球区域有需要改进的运动员,多进行同一动作的协调性和重复性训练,形成肌肉记忆。得以修正自己的技术动作上存在的问题。3、在摆腿方面,对做动作速率相对较低的运动员。应提高摆动腿各阶段动作的摆动速率的相关功能性力量和速度素质的训练,以求减少其摆动时间,提高动作完成速率,对同时伴有各关节柔韧性不好且动作幅度做得达不到全队平均值的运动员。还要提高身体的柔韧性练习,在日常中除了加强力量训练和速度训练以外还需要加强对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的柔韧性练习,尽可能的增加关节的柔韧性。增加其摆动幅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