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亚洲区12强赛
进攻
技术分析
摘要:
本文以2018年世预赛亚洲区12强赛各队进攻技术统计数据分析指标为切入点对2018年世预赛亚洲区12强赛各队比赛进行研究,运用录像回放观察法与球队技术统计法、文献数据法、数理统计法和对比分分析等研究方法。从控球率、射门次数、传接球、定位球数、进球数进行数据研究分析,通过视频回放统计得出的数据和EXCLE软件处理数据的方式来分析2018年世预赛亚洲区12强赛各队进攻技术数据并进行比较分析得出结论如下:1.12强球队的传球次数以及传球成功率数据,其中澳大利亚、韩国、沙特阿拉的传球数据是处于较高的水平,10场比赛分别共传球5210次、5070次、4860次,场均传球521次、507次、486次传球成功率为80.7%、80.2%、80.1%。日本队的传球总数以及场均传球次数也处于比较高的水平,但是日本队的传球成功率为76.2%,排在第5位,说明日本队传球质量逐渐在下降(从2014年世预赛亚洲区比赛的数据对比,当时日本传球成功率为82.1%)。中国队传球总次数为3810,场均381次,传球成功率为69.9%,不到70%,在传球这项技术上,中国队与前5位的球队存在差距,可见中国队在高强度的逼抢下整体传球成功率不高,很容易失误,甚至直接将球权交个对手。2.足球比赛中,得分手段不断丰富,而用定位球战术获得射门机会是比赛中教练员非常注重的战术之一,往往可以决定比赛的胜负,特别是在比赛补时阶段,任意球和角球都可以影响比赛的走向。在2018世界杯预选赛亚洲区12强赛球队中,日本队以198个定位球,场均20个均排在第一位,中国队场均以18.5个定位球数排在第二位。阿联酋队和卡塔尔队是场均定位球数最少的两支球队。日本队在上个世纪末引进巴西足球训练系统,提高个人技术能力,增强对球的控制,加快比赛节奏,提升球队整体技战术素养,注重一脚传球的准确性。进攻时,球进入前场在禁区前沿时,对手迫不得已进行战术性犯规。中国队定位球数量多是因为在全队无法组织整体进攻的情况下,只能依靠边路一两名能力较强的队员进行强行突破造犯规,这两种是完全不同的模式。3.现代足球比赛中可以直观的反映球队控制球权的数据仍是控球率,在本届世预赛亚洲赛区中,韩国、澳大利亚、沙特阿拉伯、日本以62%、59%、57.6%,57%的场均控球率排在前四位,最低的是泰国43.1%,而中国控球仅仅排在第八位,与前四的球队存在一定的差距。控球率排在前四的球队都是技术型球队,讲究通过短、中距离的快速传球,控制比赛节奏,寻找更好地进攻机会。韩国和日本从2002年世界杯之后更加坚定贯彻技术型打法,而两支传统强队利用个人优秀的身体素质控制比赛的沙特和澳大利亚队,也开始注重控球率,这是他们在本届比赛的进步。4.本届预选赛在射门数据分析中,日本射门次数最多,10场比赛一共完成145次,场均14.5次,接下来就是韩国、伊朗、澳大利亚、沙特阿拉伯,泰国队射门次数最少只有88次,中国队118次排在中游水平。射正率最高的球队是日本为40.7%,而中国25%,排名垫底。在禁区内完成射门的次数比例最高的是日本为68.9%,最低的是叙利亚。打入一球所需射门次数最少的球队为沙特阿拉伯,需要射门次数最多的是泰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进一球所需的次数也较少,排在前四。5.场均进球最多的是日本队,为1.7个,沙特阿拉伯以场均1.5个进球排在第二位,紧接着是澳大利亚,韩国、伊朗,场均进球最少的泰国队为0.4,中国队场均进球0.8并列排在第七位。6.2018年世预赛亚洲区12强赛中国队经历了两位教练带队,前四场是本土教练高洪波执教,后六场比赛则是高薪聘请了里皮执教,两个时期的大数据对比看,里皮在平均控球率,进攻主导率上让国足有了非常明显的提高,但是,在短期内,他无法让国足在技术层面有着太明显的进步,传球成功率提升一般,进攻30米区域的传球成功率甚至出现微跌。里皮通过人员的调整,最终让球队发生了一些根本性的变化,如场均射门、场均射正、场均关键传球、场均突破、场均前场任意球次数有着明显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