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阿多诺音乐理论
现代性
启蒙
辩证法
唯物史观
摘要:
阿多诺的音乐批判理论是在现代性语境之下展开的。因此,基于现代性语境来分析阿多诺的音乐思想,才能解释他的理论意图,也就是从工具理性批判出发,在现代性生硬的单一主线条模式下,诉诸主体性之启蒙以期突破现代性困境。目前,对阿多诺的理论研究主要呈现出音乐和哲学相分离的两种研究路向。本文则试图从主体性确立视角的解读,揭示和呈现阿多诺理论中音乐和哲学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并着重解决了以下几个问题。其一,阐发阿多诺文化工业批判理论下的主体性思想。阿多诺从文化工业批判切入,其目的是揭露资本主义社会趋于同一性、标准化的文化商品生产,之及其对个体人之主体性差异的抹杀。他首先看到资本主义生产凭借其强硬的生产力的发展,一方面使自己成为社会的唯一逻辑;另一方面通过文化工业使人沉浸于资本主义虚假承诺的幻境中。从而以预先创造好的虚假主体性吞噬个体真正的主体意识。虽然阿多诺的音乐批判理论已经关注了主体性解放问题,但没能确定无疑地给予主体性以核心地位。这导致阿多诺没能课题化地回答在现代性困境中如何实现主体性解放的问题。无疑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解释原则。对文化工业的批判需要进展到商品生产批判。即尚需要将文化生产回置到商品生产这一大前提中,通过分析资本主义生产条件下价值与使用价值的畸变,借助意识形态去蔽,回到真实实践的地平线,确立大众自身主体性,达成启蒙的目标。其二,指出阿多诺音乐批判中的哲学向度。实际上阿多诺在总体上批判资本主义文化后,转而聚焦音乐所陷入趋同的形式化困境。他大力赞扬勋伯格创立的十二音作曲法,是为了凸显该方法对旧有同一性音乐体系的批判意义。但,随后他却指责该作曲法又造就了新的同一性。如果说启蒙辩证法是神话对蒙昧、理性对宗教、非理性对理性的三次启蒙,那么显然作为启蒙者的勋伯格还有待被启蒙。因而否定辩证法恰恰是启蒙辩证法的逻辑展开,其内核则是以无穷否定现存的方式开启无终点的启蒙进程,进而彻底摧毁文化工业的同一性逻辑。今天以阿多诺音乐批判的视角重思音乐,将有助于当代音乐摆脱工具理性、拯救价值理性,以彻底否定性的原创思维,创造出具有超越性的真正艺术。其三,立足唯物史观重新审视和评价阿多诺的音乐批判理论。阿多诺的音乐理论虽凭借现代性批判得以扬名,但也使他陷入了新的困局。无论如何都不能否认的是阿多诺基于辩证法的音乐批判,既能为当前千篇一律的同一性音乐找寻到表现主义的原创性出路,又能为现代社会中无处安放的主体性留下了可能的空间。然而也必须正视阿多诺音乐理论存在的问题。他面对现代性危机,却只给出了一个诉诸艺术解放的乌托邦式的求解方案;他以上层精英的保守姿态而轻视人民群众的革命性力量,以单纯的批判取代了革命的实践。因此,还需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视域下重新反思和评价阿多诺音乐理论,彰显其音乐思想中的积极因素,并使其辩证法理论在重建主体性和新启蒙进程中具有当代价值和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