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语境理论
高中小说
教学策略
摘要:
自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提出“语境”开始,语境理论就不断得到发展与完善,语文教学与语境理论的关系也越来越紧密。小说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共选入小说17篇,涉及古今中外,文化内涵丰富。部分新增的小说篇目给一线教师带来了新的问题,例如准确的文本分析、外国长篇小说的教学以及学生小说阅读兴趣的培养。此外,《普通语文高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多次提及“真实语言环境”“情境”,同时在“教学评价与建议”中明确提出语文教学应与语境相结合。因此,将语境理论引入高中小说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的小说篇目为例,从“语境理论是是什么,是否适用于高中小说教学”“运用语境理论进行高中小说教学的具体策略是什么”“如何利用语境理论进行小说教学设计”“名师教学的经典案例是否有体现语境教学思想”四方面来探究高中小说教学。本文主体部分共四章。第一章先阐述语境与语境教学法的相关理论。“语境理论”主要从语境的功能、类型展开叙述;而“语境教学法”是教师基于语境理论指导教学的方法,其主要分为上下文语境教学法、社会文化语境教学法、认知语境教学法、虚拟语境教学法与情景语境教学法。其次阐述基于语境理论的高中小说教学的依据与作用。首先从理论与现实两方面阐述基于语境理论的高中小说教学的具体依据。语境教学拥有教育学、心理学、语言学等理论基础,同时拥有新课标、统编教材、小说本身的现实依据。其次从教师、学生、课堂三方面分析将语境理论融入高中小说教学的实际作用。第二章阐述基于语境理论的高中小说教学的策略。将语境理论融入高中小说教学时教师应树立其语境意识、尽力挖掘小说文本语境以及充分把握学生认知语境。再根据语境教学法的具体分类尝试提出切实可行的高中小说教学策略。上下文语境教学法的主要实施策略有:依托上下文语境,整体感知小说;围绕上下文语境,揣摩小说语言;立足上下文语境,解读人物形象。社会文化语境教学法的主要实施策略有:知人论世,充分理解小说意图;利用小说内部文化语境,正确解读小说主题;联系学生社会文化语境,促进小说解读多元化。情景语境教学法的主要实施策略有:明确课堂教学目标,开展小说教学活动;确立课堂交际关系,营造课堂交际氛围;利用多媒体,营造教学情境;学生角色扮演,再现小说情境;利用文本场景解读小说。认知语境教学法的主要实施策略有:激活学生认知背景;依据具体需要,补充引导材料。虚拟语境教学法的主要实施策略有:虚拟想象;虚拟动作;置换语境。在根据具体语境教学法阐述时,结合相关教师教学案例以及统编教材中的小说篇目进行分析。第三章是基于语境理论的高中小说教学设计,该章节以《百合花》为例,立足课标、教材、学情设置教学目标;其次对教学内容进行整体设计;最后利用语境理论及语境教学法对所设计的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力求能体现出基于语境理论的高中小说教学的基本精神。第四章是基于语境理论的高中小说教学案例评析。运用语境教学的策略对李镇西老师执教的《祝福》,熊芳芳老师执教的《促织》,董一菲老师执教的《边城》以及黄厚江老师执教的《装在套子里的人》四位名师的具体小说教学案例进行分析。从依据文本语境开展小说教学、注意把握课堂语境的生成性、多种语境配合完成教学三方面尝试总结出名师教学实践机制,为基于语境理论的高中小说教学对策提供教学参考。综上,本文基于语境理论对高中小说教学进行研究,总结出具体可行的教学策略。以期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阅读小说的能力,达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