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子午流注纳子法
热奄包
腰椎骨折
便秘
摘要:
目的本研究旨在运用子午流注纳子法指导结合辨证取穴并应用热奄包外敷对腰椎骨折术后并发便秘患者进行干预,评价热奄包外敷对腰椎骨折术后并发便秘的干预效果,缓解腰椎骨折术后患者早期便秘,为中医护理技术预防和干预腰椎骨折术后便秘、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采用类实验研究方法,将2018年12月~2019年4月山东省某三级甲等骨伤中医医院脊柱脊髓科住院的160例腰椎骨折术后并发便秘的患者,分为对照组80例(常规干预组)和试验组(子午流注纳子法指导结合辨证取穴应用热奄包外敷)80例。常规组患者给予的护理措施为:⑴指导腰椎骨折术后48小时仍未解大便的患者,指导患者养成排便;⑵推荐:含粗纤维的食物,水≥2000毫升/天;⑶指导患者按照我院自行编排的床上功能锻炼五步操(附录D)进行适当锻炼,每日三次,每次20分钟;⑷指导患者腹部推摩,10分钟/天。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在子午流注纳子法指导下对患者便秘症状进行辨证分型,根据分型进行辨证取穴,使用中药热奄包外敷进行干预,将热奄包外敷于特定的穴位上,15~20分钟/1天,1周1疗程,周期为2周。对比干预前、干预2周后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便秘症状评分、便秘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所有数据均经Shapiro-Wilk检验,确定其正态分布情况;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组间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60例,腰椎骨折术后并发便秘患者,对照组80例,试验组80例,无脱落、退出病例。两组患者,基线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2周后,试验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试验组81.3%,对照组50.0%,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对照组、试验组的便秘症状评分,均有所下降(P<0.01),试验组的便秘症状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试验组的便秘患者生活质量(PAC-QOL)评分情况有所下降(P<0.01),试验组的PAC-QOL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子午流注纳子法指导下,结合辨证取穴,应用热奄包外敷能够缓解腰椎骨折术后并发便秘患者的便秘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