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脑卒中后
环咽肌失缓
吞咽障碍
涤痰汤
子午流注针刺
吞咽功能
生活质量
摘要:
目的:观察涤痰汤联合子午流注针刺治疗卒中后环咽肌失缓(CPD)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筛选2022年1月—2023年1月温州市中医院收治的84例卒中后CP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涤痰汤(DTD)组、子午流注针刺(MLA)组、涤痰汤联合子午流注针刺(DTD+MLA)组,各21例。4组均给予基础治疗和标准吞咽康复治疗,DTD组给予涤痰汤鼻饲,MLA组给予子午流注针灸治疗,DTD+MLA组给予涤痰汤鼻饲和子午流注针刺治疗,4组均治疗6周。比较4组治疗前后吞咽功能视频透视检查评分(VFSS)、简化吞咽评估评分(SSA)、吞咽质量生命问卷评分(SWAL-QOL)、吞咽肌群表面肌电信号,比较4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4组VFSS评分均升高(P<0.05),且MLA+DTD组VFSS评分高于其余3组(P<0.05)。治疗4周、6周后,4组SSA评分均降低(P<0.05),且MLA+DTD组SSA评分低于其余3组(P<0.05)。治疗后,4组在空吞咽和吞服5 mL温水时的AEMG值均降低(P<0.05),MLA组、DTD组、MLA+DTD组空吞咽时的平均吞咽时间均缩短(P<0.05),DTD组、MLA+DTD组、对照组吞咽5 mL温水时的平均吞咽时间均缩短(P<0.05);MLA+DTD组在空吞咽和吞咽5 mL温水时的AEMG值低于MLA组和对照组(P<0.05);MLA+DTD组空吞咽时的平均吞咽时间短于其它3组(P<0.05),MLA+DTD组吞咽5 mL温水时的平均吞咽时间短于MLA组和对照组(P<0.05)。治疗4周、6周,MLA组、DTD组、MLA+DTD组SWAL-QOL评分均逐渐升高(P<0.05),且MLA+DTD组高于其它3组(P<0.05),MLA组、DTD组高于对照组(P<0.05)。4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涤痰汤联合子午流注针刺可改善卒中后CPD患者吞咽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