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老年性夜尿症
热敏灸法
子午流注
临床研究
摘要:
目的:探讨子午流注热敏灸疗法治疗老年性夜尿症的疗效,为运用子午流注热敏灸疗法治疗老年性夜尿症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将我院针灸科2015年12月2017年7月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性夜尿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子午流注热敏灸组)和对照组(温和灸组),每组各50例。治疗方案:治疗组取关元、气海、次髎(双)、涌泉(双)首选酉时(17:00~19:00),次选申时(15:00-17:00)行热敏灸治疗,灸至出现腧穴热敏化现象;对照组取相同穴位行温和灸治疗,灸30-60min。治疗5天休息2天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两个疗程。观察时间与指标:分别于治疗前3天、治疗结束末3天观察两组患者夜尿次数平均值的变化,于治疗前后观察患者尿频程度、匹兹堡睡眠治疗指数量表(PSQI)评分、夜尿对生活质量影响的调查问卷(N--QOL)评分、膀胱残余尿量变化情况。其中夜尿次数及尿频程度为主要观察指标,其余三项为次要观察指标。全部数据运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分析,评价子午流注热敏灸疗法治疗老年性夜尿症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结果:两组患者年龄、住院天数、性别、中医证型,治疗前夜尿平均次数、尿频程度、PSQI评分、N—QOL评分、膀胱残余尿量情况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试验期间,夜尿症状方面,两组干预前后比较,主要观察指标夜尿次数减少、尿频程度好转,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夜尿次数、尿频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子午流注热敏灸组)总有效率达到98%,对照组(温和灸组)有效率达到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睡眠情况方面,两组干预前后比较,次要观察指标PSQI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子午流注热敏灸组)与对照组(温和灸组)疗效比较,PSQ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活质量方面,两组干预前后比较,次要观察指标N—QOL评分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子午流注热敏灸组)与对照组(温和灸组)疗效比较,N—QOL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膀胱残余尿量方面,子午流注热敏灸组干预前后比较,膀胱残余尿量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对照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膀胱残余尿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组与干预前相比,能有效改善老年性夜尿症患者的症状(减少夜尿次数、改善尿频程度、改善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减少膀胱残余尿量),且与对照组相比疗效更显著,尤其是在两个疗程后,改善尿频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效果极为显著,并且未发现与治疗相关的不良反应,临床使用安全可靠。因此,子午流注热敏灸法值得在临床推广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