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脊髓灰质炎
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灭活脊髓灰质炎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联合疫苗
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
中和抗体
摘要:
目的观察吸附无细胞百白破灭活脊髓灰质炎和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联合疫苗(DTaP-IPV/Hib五联疫苗,简称五联苗)基础免疫后的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中和抗体水平,并与传统的口服脊灰减毒活疫苗(oral poliomyelitis attenuated live vaccine,OPV)免疫效果对比分析。方法选择无脊灰疫苗接种禁忌证的健康婴儿,按照接种疫苗的不同,分为五联苗组和OPV组,每组100人。收集每个研究对象的脐带血和基础免疫后的颈静脉血,以微量中和试验测定血清中脊灰病毒Ⅰ、Ⅱ、Ⅲ型中和抗体。将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eometric mean titer,GMT)进行对数转换,采用t检验、χ2检验比较免疫前后抗体水平差异。结果基础免疫后,两组Ⅰ、Ⅱ、Ⅲ型脊灰中和抗体水平较免疫前均有显著提高(P<0.01),保护率均达100%。五联苗组基础免疫后Ⅰ、Ⅱ、Ⅲ型脊灰中和抗体GMT分别为227.54、186.11、377.41,OPV组分别为1 217.75、680.29、418.77,两组Ⅰ、Ⅱ型抗体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五联苗低于OPV组(Ⅰ型:t=-10.80,P<0.01;Ⅱ型:t=-8.941,P=0.010);Ⅲ型抗体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24,P=0.776)。基础免疫后Ⅰ、Ⅱ、Ⅲ型脊灰中和抗体水平与性别、出生体重、母传抗体水平无线性相关关系,Ⅰ、Ⅱ型抗体水平与采血间隔和接种疫苗的种类有线性相关关系。结论五联苗3剂次基础免疫后可提供针对脊灰的有效免疫保护,但Ⅰ、Ⅱ型抗体水平相对于OPV免疫后较低,建议对基础免疫时全程接种五联苗的儿童在4岁加强免疫时口服1剂次OP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