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病毒株
病儿
服过
活疫苗
灰质
分离株
双份血清
成双血清
腺病毒
病原学
病因学
脊髓灰质炎病毒
小儿麻痹病毒
肠道病毒
儿童
摘要:
1963—1964年从100例服过国产灰质炎减毒疫苗的肌弛性瘫痪病儿分离出50株灰质炎病毒,多数是Ⅰ型;和19株非灰质炎病毒,包括A9、B3、B4和B5型Coxsackie病毒,6和16型ECHO病毒及3型腺病毒。1963—1964年和1959—1962年各从368例和188例未服过疫苗的肌弛性瘫痪病儿分离出149株和89株灰质炎病毒,多数也是Ⅰ型;以及25株和23株非灰质炎病毒,包括A9和B4型Coxsackie病毒,6、8和16型ECHO病毒,和3型腺病毒。根据双份血清内中和抗体滴度的增加,所分离的病毒株中的大多数,被认为是这些病例的病原。在服过疫苗并分离出灰质炎病毒的50例肌弛性瘫痪病儿中,发病与服疫苗的间隔在4一30天之间(相当于灰质炎病毒感染的潜伏期)的有21例,其中分离出的病毒株型别与所服疫苗型别相同的有17例。在这50例病儿中,发病与服疫苗的间隔少于4天的有7例,超过30天的有22例,共29例。对从服过疫苗的肌弛性瘫痪病儿分离出的50株灰质炎病毒,进行了温度标志测定。结果所有这些株的T系数都小于0.29,表明是强毒力的而不是减毒的病毒。所以这些病例被认为可能是由于自然界存在的野生灰质炎病毒株感染所引起的偶合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