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苗族蜡染
传承创新
图像叙事
摘要:
苗族蜡染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和民族智慧。蜡染作为民间传统纺织印染手工艺传承至今,以独特的防染技术和染色工艺结合,创造出与其他工艺完全不同的艺术风貌,受材料性和地域性的影响,塑造出独特的图案魅力。然而,随着城镇化的迅猛推进和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非遗传承人的队伍逐渐凋零,苗族蜡染面临技艺流失、图案变异的严峻挑战,其传承与创新之路显得尤为迫切。
通过前期对相关文献与资料的深入梳理,以及国家导向的细致研究,发现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角度系统探讨苗族蜡染的研究尚显匮乏。因此,本文立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视角,以传统蜡染图案为研究对象,系统总结其背后的故事传说和传承价值,并构建桂北地区苗族蜡染非遗传承和创新的设计策略。本研究内容涵盖多个层面:首先,深入剖析苗族历史背景和典型图案的叙事性分析,挖掘其深层的文化隐喻,揭示其中的价值;其次,通过桂北地区的实地调研,全面分析当地苗族蜡染资源概况,在半结构式访谈的基础上,利用NVIVO软件进行编码的分析处理,得到扎根理论的相关概念模型,并通过饱和度及信效度的验证确保理论框架的合理性,探索非遗传承与创新中的设计原则与方式。最后,基于前期研究和理论模型的解读,提炼出苗族蜡染的特征要素,运用图像叙事的方式,从情景渲染、情感体验、本能化还原、精神分析等多个角度进行系统论述,据此对苗族蜡染进行再设计,构建出桂北地区苗族蜡染传承与创新的设计策略,并通过调查问卷验证设计的可行性。
总体而言,本文旨在通过非遗视角与图像叙事设计手法,构建苗族蜡染传承与创新的设计策略。研究以蜡染文化衍生品为载体,旨在拓展文化认知,深化文化自信,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提供坚实依据。同时,期望本研究设计策略能为桂北地区非遗发展贡献理论支持与现实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