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青田石雕
地点:中国
学科:图集
ISBN:
(纸本)7213014463
摘要:
说到石头,谁都会以为是平凡寻常之物。它无处不在,俯拾可得,何奇之有?何贵之有?可是,实不尽然。而今在谈到青田石时,不用说国人皆知,声名蜚然,即使是走出国门,质之外人,就中也不乏知晓其声价者。它的存在,使石头高贵神圣了起来。就石而言,青田石堪称石中俊杰。 青田石硬度远较玉珉为低,约为2度。素以质地晶莹,色感雅丽,硬度可人著称于世。自被先民认识以来,有趣地走过了一条物美价廉、充珉替玉,到迈珉胜玉、令玉称臣的堂皇道路。因仅产于浙江省的青田县,故名青田石。 青田石材的被利用至少已有一千五六百年的历史。六朝之际,即有以其镌刻的拙朴卧猪作殉葬明器。然以余之陋见,彼时之石皆得之表层,而非采自深处,故缺乏洞石的温润可爱。 清初周亮工在所撰的《赖古堂别集印人传》里,有一段关于青田石用途的记载,称“金陵人类以冻石(青田)作花枝叶及小虫,嬉为妇人饰,即买石者亦充此等用。”这段记录明季故事的文字很有价值。一、说明青田石中的冻石,在明季已得到广泛的开采和应用。二、说明青田石已具有超越地区一隅的大市场,千里外的南京即是其市场之一。三、证实青田石的用途是制作成民间衍用的饰物或玩件,以其类玉的外观及其低廉的价格,满足低层人士的需求。 青田石的大彰于世及登文人雅士之室,当在明代中叶。当时由于篆刻大家文彭偶以青田石充作印材,替作金属、牙骨印材之用。偶然的尝试,居然石破而天惊,有意无意间爆发了一场篆刻用材的大革命。宜于奏刀、刻者称便的青田石引入篆刻领域,使宋元以来有治印雅兴、面对坚顽铜印又兴败气馁的文士群,终于寻觅到了自篆自刻的理想印材,从而调动、激发出文士们前所未有的刻印热情。文彭的倡导,时代的需求,文士的期盼,一时间,以石材刻印的风气应运而生,风靡天下。这是发生在明末士林艺苑中的一件大事(恕我不于此文中作具体的阐述)。所以,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正是青田石在篆刻领域的应用和推广,使沿袭了20个世纪的铜印时代寿终正寝,代之以文士为主体、个性为特征、流派纷呈、名家辈出、生机勃然的石章时代。可见,以石替铜,印起八代之衰,在皇皇中国印章史里,青田石自有其不可磨灭的划时代贡献。 幸运的青田石,因时日的推移,用途益广,妙处益显,知音益众。它既是雕件艺术的载体,又是印材的最佳石选。 以雕件论,六朝时的各式卧猪,乃至今天犹能见到的明代少许的工艺品,其施艺水平都还处于实用为旨的阶段。虽具拙朴之美,而毕竟钤有初生期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