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绿道规划
乡村旅游
丽水市缙云县
摘要:
近年来,旅游业因其“低能耗、高推动力、高附加值”的独特优势,对经济扩张和劳动力就业产生了积极影响,并已成为全球的领先行业。在“十四五”规划中,中国政府主要通过调整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方式,以推进供应链的改革,同时也致力于提升经济的整体水平和质量。绿道,这个将健康、生态与景观紧密结合的连续空间,已经成为中国乡村旅游的绿色生态空间景观的综合规划手段。同时,它也是国土空间规划和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创建休闲娱乐场所,推动乡村空间的绿色化进步,也提供了应对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环境保护和社会矛盾的策略。
本文以缙云县为研究对象,其坐落在浙江省南部和丽水地区的东北部。这里地形波动较大,气温变化较为显著,形成了“一山有四季,山前山后天气各不相同”的垂直立体气候特点。缙云县的山川秀丽,乡土气息淳厚,民俗风情丰富多样。本文研究焦点是缙云县乡村旅游的绿道提升研究。通过探讨绿道的发展历程和理论基础,结合问卷调查,对缙云县乡村旅游绿道规划的理论、方法和现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总结出了乡村旅游绿道规划的基本原则,概括出了乡村旅游绿道规划的核心理念和主要内容,同时也提出了一些相关的规划要求,目的是为了制定更加合理的绿道选择。缙云县的绿道规划建设建议是将所有的旅游资源进行整合。乡村绿道作为一种线状空间营造内容,在规划中应考虑与面状景观空间之间存在的更趋区域化的联系与作用机制。绿道作为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地方经济、提升乡村景观、保护生态环境以及传承乡村文化具有显著作用。缙云县凭借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乡村旅游业发展潜力巨大。通过绿道提升研究,可以有效整合旅游资源,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品牌。在绿道规划中,应注重线状空间与面状景观空间的有机结合,以提升乡村旅游的整体效益。
本研究首次将乡村旅游与绿道提升研究相结合,提出了基于乡村旅游资源整合的绿道规划理念和方法。针对乡村绿道同质化现象,本研究创新性地提出了去同质化的选线布局与景观建设策略,并在实践中进行了验证。本研究以缙云县为例深入探讨了乡村旅游绿道规划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为类似地区的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同时,本研究的成果也可以为政府和相关部门在制定乡村旅游政策时提供决策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