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分配正义
多元主义
复合平等
物品
支配
摘要:
自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分配正义问题逐渐成为政治哲学领域的一个焦点,许多学者都提出了极富洞见的分配正义理论,迈克尔·沃尔泽就是其中一员,其所提出的以复合平等为核心理念的多元主义分配正义理论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与讨论。在沃尔泽提出其正义思想之前,西方学界三十年间出产了大量与正义主题相关的作品,各种正义理论的提出与争议成为沃尔泽提出其复合平等分配正义思想的理论背景。沃尔泽是一个社群主义者,他在批判罗尔斯的正义理论的同时,基于社群主义立场提出了自己的“物品理论”,并以物品的社会性与多样性为依据,运用“阐释之路”的研究方法论证了由物品的社会意义所决定的分配原则的多元性,阐发了一种多元主义的分配正义理论。“复合平等”是沃尔泽的多元主义正义思想的核心理念,理解复合平等是理解其正义思想的前提。沃尔泽将有平等主义倾向的思想家们所预设的政体称为“简单平等政体”,他批判了简单平等的不可延续性并用以“捍卫差别”和“反对支配”为目标的复合平等替代了简单平等。根据沃尔泽的看法,人与人之间存在差别,每一种差别都有其发挥作用的分配领域。在差别所属的作用领域,无论因差别而导致的结果是否平等,都是合理的。对平等的这种理解是沃尔泽的复合平等观念的第一层内涵。沃尔泽指出,论述正义的思想家大多都将反对垄断或统治视为主要目标,但是,不是垄断而是支配才是正义应该反对的目标。不过,并非所有支配都不应该,一个人凭借天赋在某个领域内占据支配地位是无可厚非的。只不过一旦这种支配跨越了这种天赋所属的作用领域,企图在其他领域获得对该领域的善的支配地位,不正义就会随之而生。这是复合平等的第二层内涵。围绕复合平等观念,沃尔泽界定与阐释了其分配正义理论的各构成要素:初始背景、分配主体、分配对象、分配原则。政治共同体是沃尔泽分配正义理论的初始背景;共同体成员是分配的主体;社会善或者说具有社会意义的“物品”是分配对象;物品是多样的,其意义也是多元的,没有哪一个标准可以用于分配所有的物品,不同的物品领域应该适用不同的分配原则。沃尔泽认为,在所有分配领域都有界限且各分配领域内的支配权并不越界的情况下,自由交换、应得和需要这三个贯穿人类分配史的正义原则将在不同领域各自发挥力量。围绕复合平等理念,厘清这些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就可以窥见沃尔泽多元主义分配正义理论的基本架构。沃尔泽的正义思想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有独特价值。值得肯定的是,沃尔泽从中立性的“物品”切入分配正义的研究,开辟了一条通往正义的新路径;他对平等和不平等的理解极富新意,为人们研究正义问题提供了新的考量;而且,他的正义理论注重现实,为人们处理社会分配问题提供了一些可行方案。然而,沃尔泽的正义思想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他对个人天赋的设想过于乐观,也未能平衡政治权力与民主制度的内在冲突,而且其理论充满了相对主义色彩,有可能为不合理的社会的不平等现象提供辩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