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天赋
分配正义
平等
摘要:
个体的天赋存在差异是一个得到广泛认同的客观事实,同时天赋的差异对于我们获取资源和财富有着深刻的影响。究其本质,如何面对与处理天赋差异在经济分配领域造成的差距,其背后关涉的就是平等问题。平等一直都是伦理学领域所关心与探讨的重要话题,约翰·罗尔斯在《正义论》中将平等视为正义,他将自己的另外一本著作命名为《作为公平的正义》,自罗尔斯之后人们对于平等问题的探究更为深刻了起来。在罗尔斯看来造成社会不平等的深层次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人的天赋,如智力、能力、身高、健康和其他人格特征等自然禀赋;二是社会禀赋即社会背景差异,指的是一些由社会环境因素影响的个体特征,如出身、兴趣品味、行为方式等等。这些都是不为人意愿所控制但是却又会对人们的命运和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因素。但是天赋造成的经济地位不平等却又是更加深层次的,因为与社会出身背景的直接优势不同,天赋作为一中人们出生和成长之前就获得的能力具有一种内在的稳定性,表现为一种潜力,并且会通过代际相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基因增强技术的出现,父母可以“设定”孩子的天赋能力,这将使得有天赋带来的不平等问题更加严峻。那么,想要探讨在分配正义视阈中的天赋问题就要以罗尔斯的理论主张为起点,他认为我们并不应得自己在天赋中所处的位置,并且他进一步指出天赋的分部差异只是自然事实,无所谓正义与否,真正关涉到正义的是制度处理天赋问题的方式。
天赋的差异正通过社会制度的安排使人们的经济地位变得更加不平等,逐渐拉开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进而形成新的富人阶层与穷人阶层。那么在面对有限的资源时我们应该如何分配,是否应该考虑天赋资质相对较差的群体,如果考虑那么又将考虑到何种程度就成为了一个问题。自罗尔斯之后,当代的自由主义学者、自由至上主义学者以及一些深受马克思主义影响的左翼学者们针对天赋与分配正义的问题展开过激烈地讨论。虽然个体的天赋差异存在是一个客观事实,但是人们在面对天赋差异造成的经济地位差距时应该如何应对却是值得思考的。与此同时,在后扶贫时代制度层面已经保障绝对贫困问题消除的情况下,面对人们的个体天赋差异,我们应该如何更好地分配社会资源也是值得探讨的。
具体来说,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意义、研究背景与研究价值。第二部分为天赋内涵的有限考察,首先探讨天赋的历史渊源,以便了解哲学历史中关于天赋讨论侧重点的演变;其次对天赋的内涵进行有限地考察,从而更加明确本文的研究对象;最后辨析天赋的特点,以期对天赋有更全面的把握。第三部分为天赋与分配正义关系的考察。此章节从三个方面来考察天赋与分配正义的关系及哲学家们的探讨,一是作为分配起点的天赋,即只考虑天赋的的差异是否应该补偿;二是在分配的过程中天赋是如何影响分配的,即在面对除了天赋的劣势外,考虑到偏好的选择与努力时应该如何保证分配的公平;三是分配的结果阶段,即在假如在保证前两个阶段更加公平的情况下,面对不可控制的运气因素造成的不平等时我们应该如何面对。第四部分为天赋与分配正义探讨的价值与困境。此部分首先对探讨天赋与分配正义关系的价值进行阐释,并且揭示调节天赋差异与分配正义关系时面临的困境。第五部分为调节天赋差异实现分配正义的实现路径探索。本章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寻找还可以支撑对天赋造成的经济地位进行调节的理论依据;二是探索实现在分配中调节天赋差异的实现路径。
总而言之,在经济分配领域关注天赋导致的经济地位差异符合社会正义的要求,想要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也要求我们对天赋差异造成的不平等进行调节。只有关注天赋差异,实现对个体的平等地关照,并且保障人们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分配正义才能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