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权利
经济
伦理
能力
平等
公正
分配正义
摘要:
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玛蒂亚.森率先打破长期以来主流经济学研究陈规而将经济学与伦理学相结合。他的经济学理论不是僵死的数学分析,确有体恤民情的伦理关怀。森提出的分配正义观继承并发展了亚里士多德、罗尔斯、诺齐克等人的正义思想,其分配正义观的核心思想可简单的概括成是内在条件的能力与外在保障的权利相结合确保人的自由全面实现。他力创经济学与伦理学融会贯通,超越了功利主义的巨障、挣脱了经济学狭隘的束缚、倍加关注弱势群体,并以能力为引擎,全方位搜索观测人类社会经济生活,进行价值判断,由此开创了一种特立独行、客观适用的分配正义观。
2008年正值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但适逢盛世中国经济发展却出现了严重下滑,同时还不可避免的连带或派生出许多经济发展的副产品,其间社会不公平现象又是首当其冲,国民收入比例中国家与国民所占有的比例失衡、贫富巨差、社会福利制度不健全等问题直接造成中国国内严重的内需不足,进而形成中国经济再度发展的障碍。这对于曾一度沉浸在经济建设热潮的中国来说无疑是一记硬伤。对于森来说经济学研究目的不在于如何让经济发展使国家或者社会变得更加强盛,而在于应该如何让经济发展为民生带来更多的福利。这一主张对客观分析中国现阶段分配状况,探索后改革开放三十年实现分配正义、构建和谐社会所应予重视之举措,无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中国在21世纪的发展既是经济的,也是伦理的。因此,本文拟对分配正义理论进行梳理、对森的分配正义观进行研究,并基于此探析当前中国社会不公平的现状,重点关注分配正义;并以此为切入点,在伦理学的视域中探索我国在改革开放三十年后为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应于重视的改革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