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NFT
智能合约
草牧业
系统平台
摘要:
新世纪以来,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升,蛋奶肉等动物性食品在饮食结构中的比例快速增加,导致喂养牲畜所消耗的粮食在我国粮食总产量中的比例也逐年升高,出现“人畜争粮”现象,逐渐威胁到我国的粮食安全,学者们普遍提出“调整种植结构,加大牧草种植,发展人工草地,对我国维护粮食安全和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纵观人工牧草推广全链条,解决人工牧草种植过程中融资问题,将是快速增加人工草地的种植面积的核心所在。本研究站在整合整个草牧业产业链和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角度,从扩大人工牧草种植实际业务出发,将农村的闲散土地以聚少成多的形式变成种植基地,再以农业众筹的形式吸引一批致力于乡村振兴的有志之士,利用手中的闲散资金以投资认购的方式,化整为零在已经形成的种植基地上大规模种植牧草,解决牧草种植过程中融资难的问题,从而扩大人工草地的种植面积。同时引入畜牧业,将饲养场变成养殖基地,既解决了种植基地牧草的销售问题,又解决了饲养场的优质草类饲料的购买问题,同时通过平台将养殖基地的牲畜变成一头头可以进行投资的标的,以预售的形式进行销售,解决了饲养场的产品销售问题。为实现以上目标本研究在分析现有计算机技术的基础上设计出前端基于微信小程序,后端基于区块链的三层分布式部署的草牧业系统平台,引入区块链NFT技术,将种植基地的牧草和养殖基地的牲畜,按照地块的区位、经纬度和牲畜的耳标,依据以太坊ERC-721标准,按照最小单位(亩或者头)发行与实物一一对应的非币化NFT;平台用户通过移动端调用部署在区块链上的智能合约投资该NFT,用户投资资金通过该NFT与对应牧草或牲畜形成相互锁定;接下来地块负责人将种养过程中实际操作记录hash后存入该NFT中;待牧草或者牲畜成熟后,通过收割或出栏智能合约,形成与该NFT对应的产量或者库存;平台通过销售智能合约将该NFT对应的产品销售,形成种养利润并自动流转到合约各方账户,销售完成后该NFT销毁。整个流程都围绕NFT的id,进行数据操作,从而保证该数字资产从发行到销毁的整个流程的数据分布式存储和不可篡改性,保证了交易的安全性,并基于实际种养季进行多轮次NFT发行,使得系统平台更具可操作性和现实意义。通过实际推广使用,逐步形成公司+乡镇+村合作社的种养循环小镇模式,助力中原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