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哈伯格税
智能合约
林业碳汇
碳交易
生态系统服务付费
摘要:
碳市场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手段,并外化为碳价格,二者互为体用。“价格的形成”是整个经济学学科的核心。完全的政府主导和完全的市场主导都势必导致无效率的价格。当前我国碳市场成交价低、交易不活跃、林业碳汇入市困难,出现了“资源诅咒”现象,其根本原因在于碳汇价格发现机制僵滞或不够有效。随着知识积累与技术进步,“哈伯格税”与非同质化通证(NFT)、智能合约技术的发展使得本文研究的折衷方案成为可能。虽然不可能指望特定制度安排对所有物品和服务都是适当的,但如果哈伯格税能够实现福利和配置效率的改善,就有必要在数字经济高度发展的今天,重拾这一古老的市场设计。哈伯格税是由美国财税和经济学家阿诺德·哈伯格在1965年提出的一种资产自评估税。持有该项资产的代理人需要给出资产报价p,并按照一定比例τ(哈伯格税率)在每个持有周期交税给政府,形成哈伯格税收τp。如果在该报价下有买家出价,则交易达成。智能合约有望保证哈伯格税赋能林业碳汇NFT交易制度的实施。
文章第一部分从现实问题出发,提出学术问题。一方面,我国林业碳汇和碳交易市场政策导向性强,如何提升林业碳汇和碳交易制度供给的有效性成为机制设计的重难点。如何盘活林业碳汇资源,提高交易价格和换手率?哈伯格税赋能林业碳汇NFT对碳交易可以起到一定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实施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付费(PES)框架被认为是保护森林、抗击气候灾难的有力干预政策。然而,PES标准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之间长期脱节。林农从生态系统保护中获得的收益微乎其微,不足以抵消植树造林和森林管护费用。在某些地区甚至出现了生态贫困现象。为支付PES费用,政府财政状况也随之恶化。为应对以上问题,哈伯格税收是良好的PES预算来源,打通了“林业碳汇与碳交易”和“生态系统服务付费”两大政策模块。
文章第二部分探讨了哈伯格税智能合约支持林业碳汇NFT交易机制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机制必要性包括面对碳交易中的问题,如委托-代理、信息不对称、标准不一致等问题,以及碳配额分配不当、交易成本高、交易不活跃等问题。机制的可行性得到了政策、技术、资本和社会等方面的支持,外部环境成熟。此外,该机制还有多重优势,弥补了现行制度不足,改进了激励机制,增强了审核和监督,协助权益确立,并引入了数据生产要素。
文章第三部分是理论分析与机制检验环节。通过两阶段模型与动态模型描述了哈伯格税智能合约赋能林业碳汇NFT交易的数学机理,兼顾分配效率与投资效率,挖掘哈伯格税率与换手率的关系,并部署智能合约落实机理。采用ERC721标准,重点用到create、transfer、approve函数,部署采用remix环境。为进行动态模型的机制检验,利用python语言和jupyter notebook环境,进行数值模拟。代理人报价行为用对数正态分布描述,报价的时间更新服从一阶马尔科夫过程,其转移概率用β分布描述。根据今年中国碳交易市场的真实数据,设定模型初始值。模拟20年的交易,分析其参数敏感性,结合实际发生数据,进行拟合分析,发现基于哈伯格税的林业碳汇NFT交易动态模型有助于提高碳市场的流动性和成交量,并形成林地投资与哈伯格税两大公益性产出,后者直接用于PES。参数敏感性分析从横向、纵向两个维度讨论了参数变化对公益性产出的影响。横向来看,当同一期市场参与者们的报价行为更加离散时,公益性产出呈现上升的趋势,斜率有所增加,累积投资和累积哈伯格税收都如此;纵向来看,当市场参与者的转移分布被调整得密集,即上一期与下一期的价格估计更为接近时,可以观察到周转率下降趋势。较高的对数正态分布均值对于累积哈伯格税收的增长起到了更大、更快的促进作用,也可以促进投资更快地积累,较高的对数标准差降低了周转率。马尔科夫转移概率分布的α和β的值越大,周转率越小,而常数项太大会导致市场萎缩。周转率随着贴现率和折旧率的增大而大致降低。拟合结果显示,基于哈伯格税的动态模型长期有助于提高市场的流动性,鼓励了更多的代理人参与交易,提高了数据要素对交易的促进程度,为生态系统服务付费(PES)提供了市场化的资金来源。
文章第四部分是机制效能章节。由于林业碳汇是森林碳汇的经济化与社会化,因此通过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MODIS NDVI产品、MODIS地表反射率数据、MODIS NPP产品,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气象数据,运用MRT批处理和ArcGIS软件,遵循CASA模型,测算2021年相对2020年的碳储量增量作为林业碳汇潜力的代理变量。结合2021年全国碳交易市场微信公众号的交易数据,取得换手率与经验哈伯格税率,得到哈伯格税收的最大潜力,为政策提供定量依据。2021年全国林业碳汇最大潜力为13,324,427,577.6元,黑龙江省为148,970,167.5元;全国哈伯格税收潜力为5.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