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区块链技术
差别定价
碳排放
回收模式
闭环供应链
摘要:
在当前绿色发展背景下,大量废旧产品的处理问题亟需解决,再制造作为实现资源循环利用的重要方式受到了广泛支持。回收是再制造进行的前提,选择合理的回收模式是保证再制造原材料供应的关键。然而在再制造行业,普遍存在低估再制造产品质量的现象,这给企业的定价决策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本文在区块链技术应用背景下,以废旧产品的回收模式为研究对象,考虑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的差别定价、生产过程中产品的碳排放差异等影响废旧产品回收的因素,讨论供应链成员企业的生产、定价和回收模式的选择问题。
首先考虑消费者对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不同的支付意愿,分别在是否引入区块链技术时构建博弈模型,比较不同回收模式的回收率、定价以及利润,并确定了最佳的回收模式。结论表明,考虑消费者对再制造产品的不信任时,零售商回收是最优的回收模式,区块链的使用不会改变这一结论。从利润的角度来看,在零售商回收模式下,制造商的利润最大,并且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的零售价格最低,制造商和消费者共赢,说明制造商最佳的选择是委托零售商回收废旧产品。从回收与定价决策角度看,应用区块链技术能提高回收率,增加废旧产品的回收数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从社会福利的角度看,当区块链的使用成本较低时,区块链技术不仅能提高消费者对再制造产品的质量感知,带来更多的消费者剩余。
其次,本文考虑生产过程中不同产品碳排放的差异,比较分析了不同回收模式下供应链成员的利润和总碳排放,确定了最优的回收模式。结论表明,只有在区块链使用成本较低时,制造商、零售商以及第三方回收商才能从再制造中获益,再制造节约的生产成本越多再制造的优势越明显。从总碳排放量的角度来看,不采纳区块链技术时,第三方回收模式的碳排放总量最小;采纳区块链技术时,零售商回收模式的碳排放总量最小。无论新产品单位碳排放或排放强度的大小,使用区块链技术都会减少碳排放。最后,本文在前文的基础上研究了同时考虑差别定价和生产过程碳排放的低碳供应链系统,结论表明,从回收渠道出发,制造商和零售商存在产品价格和回收率产生的渠道冲突。区块链应用决策和环境影响与前文相似,当区块链的使用成本较低时,供应链成员才会引入区块链技术,使用区块链技术能显著提高废旧产品的回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