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区块链
供应链
质量管理
应用价值
采纳意愿
影响因素
摘要: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命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建设质量强国。然而,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传统供应链产品质量管理模式难以完全解决产品质量问题,产品质量事故仍然层出不穷。因此,如何在数字经济时代应用新技术改进产品质量管理,避免产品质量问题的发生仍然是学术界亟须解决的难点议题。
针对上述难题,本文探讨了面向供应链产品质量管理的区块链技术应用价值与采纳意愿。具体而言,本文首先从结合区块链的质量管理策略出发,在经典供应链质量管理方法延期支付场景下,揭示区块链在质量管理中的价值。然后,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采纳区块链技术的动机和影响因素。最后,构建基于机器学习的三阶段企业区块链技术采纳行为预测模型,预测企业的采纳决策,并验证理论模型构建的合理性。全文具体工作与结论包括:
(1)针对一个买家和两个供应商组成的供应链,构建了一个考虑供应商掺假行为的委托代理模型,求解和对比了买家采用延期支付策略或结合区块链的延期支付策略的最优决策,揭示了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质量管理中的价值和各方动机。分析发现相较于延期支付策略,区块链+延期支付策略可以有效地简化买家的运营决策。同时,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区块链技术的采用可以提升买家和供应链整体的利润,但是会造成供应商利润损失,买家应通过补偿机制来提升供应商的利润以实现供应链协调。
(2)针对产品质量存在差异的两个供应商和一个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在考虑供应商处于领导地位时,运用博弈论研究了竞争环境下供应链上下游企业采用区块链技术的条件。研究发现产品竞争强度和区块链技术对供应商市场潜力的影响是决定零售商是否搭建区块链平台的主要因素。采纳区块链的成本,采纳区块链技术后市场潜力变化和供应商产品质量差异是影响供应商是否加入区块链平台的主要因素。通过分析均衡结果,发现低质量供应商选择加入时,高质量供应商的最优应对策略是总是加入区块链平台。且供应商加入区块链平台并不总是有利于零售商和供应链总利润的增加。最后,通过分析零售商处于领导地位的情形,验证了结论的稳健性。
(3)采用半结构式访谈的调查方法和扎根理论的质性研究范式,构建了产品质量管理情境下影响企业采纳区块链技术意愿的理论模型,包括4个维度(技术维度、组织维度、环境维度和感知维度)和11个关键影响因素(可追溯性、可视化性、不可篡改、高管质量改进动机、资源就绪度、感知成本、竞争压力、供应链复杂性和政府政策与支持),并对模型进行了范畴提炼和阐述,提出了理论模型的假设。
(4)结合构建的理论模型和已有文献,开发研究的测量量表,通过调查问卷获得大样本数据,并运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各因素对企业采纳区块链技术的作用路径与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可追溯性、可视化性、不可篡改、资源就绪度、感知成本、政府政策与支持和感知易用性对区块链技术的感知有用性产生了显著影响。可追溯性、可视化性、不可篡改、高管质量改进动机、资源就绪度、竞争压力和供应链复杂性对区块链技术的感知易用性产生了显著影响。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对采纳意愿的影响作用显著。
(5)基于机器学习方法,对产品质量管理情境下企业区块链技术的采纳行为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结合基于组合集成机器学习模型Random Subspace-Multiboosting,构建了基于机器学习的三阶段区块链技术采纳行为预测模型。通过对比单一机器学习模型Decision Tree、集成机器学习模型Random Sunspace和Multi Boosting及一阶段模型的预测结果,结果显示,组合集成机器学习模型Random SubspaceMultiboosting具有更好的预测效果,也进一步说明本文提出的企业区块链技术采纳意愿影响因素理论模型的有效性。
最后,根据研究发现,本文提出了政府有效推广、企业高效采用区块链技术的政策建议,以及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供应链质量管理在未来值得深入探讨的研究方向。图37幅,表37个,参考文献321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