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装配式建筑供应链
区块链技术
技术采纳
影响机制
协作策略
摘要:
随着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装配式建筑因其工业化生产、减少碳排放、缩短交货时间等优势逐渐取代传统现浇施工方式。良好的供应链运作是进一步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关键,但目前的装配式建筑供应链管理往往面临碎片化、信息共享程度低、难以追溯等挑战,区块链技术可以通过及时的信息共享、透明度和防篡改来改善供应链管理,促进预制构件的按时交付。然而,尽管区块链技术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但装配式建筑供应链中的技术采纳程度仍落后于其他行业。已有研究虽然梳理了建筑业区块链技术采纳的驱动和障碍因素,但整体较为分散和碎片化,缺乏对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的系统分析。因此,有必要明晰装配式建筑供应链区块链技术采纳的影响机制,提出采纳区块链技术的协作策略,加快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本文首先基于扩展的技术-组织-环境(TOE)框架,结合文献分析和专家反馈,从技术、组织、环境和供应链4个维度初步识别了装配式建筑供应链区块链技术采纳的28个影响因素,并利用粗糙集理论对初始影响因素进行属性约简,确定了17个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采用解释结构模型(ISM)和交叉影响矩阵相乘法(MICMAC)对影响因素进行建模分析,通过构建多层递阶结构模型图,将影响因素划分为8个层级,其中,组织隐私安全和供应链信息共享是影响装配式建筑供应链区块链技术采纳的最直接因素,此外,根据影响因素的驱动力和依赖度可以将其划分为自治因素、依赖因素、联动因素和独立因素4个集群。其次,基于解释结构模型图,本文构建了装配式建筑供应链区块链技术采纳的系统动力学模型,通过仿真模拟进一步探究影响因素对区块链技术采纳行为的作用机制,仿真结果表明,装配式建筑供应链区块链技术采纳行为呈持续增长态势,供应链因素和技术因素的影响效果最明显,各维度灵敏度较高的因素为复杂性、可扩展性、核心人才、组织隐私安全、政府政策和法规支持、标准体系的制定、合作伙伴压力和供应链信息共享。最后,基于影响因素的结构层级和动态仿真结果,提出了装配式建筑供应链区块链技术采纳的协作策略。
本文揭示了装配式建筑供应链区块链技术采纳影响因素的相互关系和动态作用过程,丰富了区块链技术采纳研究的理论体系,有助于装配式建筑实践人员更清晰地了解区块链技术的潜在优势和应用挑战,为业主、总承包商和构件生产商等参与者提供决策依据,同时也为政府部门更好地推广区块链技术提供实践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