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国家干预主义
凯恩斯
实践评价
市场经济
经济均衡
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调控
摘要:
国家干预主义作为一种理论思潮,其宗旨是:认为市场经济不可能实现自身的均衡,只有国家的积极干预,才能实现充分就业下的经济均衡。国家干预主义理论的早期萌芽是15世纪至18世纪的重商主义占上风的原始国家干预主义,凯恩斯主义的出现,标志着国家干预主义的确立。凯恩斯国家干预主义作为国家干预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有充分就业理论,有效需求理论和投机乘数理论等。凯恩斯主义之后,还出现了现代凯恩斯主义等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国家干预的思潮,这种思潮方兴未艾。国家干预主义的方式和手段主要由国家计划、经济立法、经济政策、总体的年度经济报告或咨文、政府投资和政府采购、以及国家控制金融机构实行有效调控等方式和手段。\n 国家干预主义提出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都程度不同地积极进行了推行和实践。由于各国的社会历史条件和经济文化状况不同,所以推行的力度各有不同,收效也各不相同。但是从总体而言,国家干预主义的推行和实践,对促进英国、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缓解社会矛盾和经济危机,保持世界经济的稳定和繁荣起到了不可替代的巨大历史作用。\n 如何正确认识以凯恩斯主义为核心的国家干预主义理论和实践,对于这样一个复杂和庞大的内容,要想取得科学的认识,我们必须运用当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国家干预主义进行历史的、辩证的全面认识和客观评价,既看到其理论科学的、合理的成分,同时从当代的视角审视国家干预主义的历史局限性。\n 本文在概述国家干预主义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回顾了国家干预主义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分析了国家干预主义的发展趋势;解读了国家干预主义在英国与美国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实践和影响;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国家干预主义作了全面认识和客观评价。国家干预主义对与我国宏观经济调控也具有很大的启发和借鉴意义,宏观经济调控应积极运用国家干预主义的有效措施,并根据我国的实际进行改革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