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宏观调控
利率微调
利率平滑
通货膨胀目标制
摘要:
近年来,我国宏观调控水平不断提高,宏观调控模式呈现出新的特点,以往“伤筋动骨”的大幅调控正在被“微调”式的精确干预取而代之。利率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其调节宏观经济运行的方式有两种:“粗调”与“微调”。基于当前我国宏观调控的精确化取向,利率由“粗调”向“微调”转变已是大势所趋。通过频繁、小幅度地调整利率水平,可以防止经济惯性的冲击,从而将宏观政策目标稳定在适度区间。本文以利率微调为主题,分析其理论基础,考察其具体实践,目的就在于为我国利率调控模式的发展提供一种贴近经济现实的理论与实践参照,以期为我国利率政策的有效实施献上自己的一得之见。
本文首先系统地梳理了利率及其宏观调控功能的代表性理论,明确我国利率调控政策的研究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和发展方向。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在新形势、新背景下,我国宏观调控的发展趋势,认为以利率作为微调工具对宏观经济进行的“适轻量”调控,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经济在宏观调控方面的新取向,并从理论与实证两个方面,对利率微调的运行环境与我国利率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探讨和论证。随后,通过借鉴国外利率微调的实践经验,并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具体要求,阐述了我国利率微调的目标模式。最后,基于对我国经济制度与政策环境的理性思考,提出我国利率微调机制改革的若干建议。
通过理论与实证两方面的研究,本文得出了一些与我国经济发展较为吻合的结论。本文认为:在我国宏观经济的调控体系中,利率微调已经具备了其实施的现实基础。要想充分发挥我国利率微调的实施效果,一方面,要构建与我国国情相统一的目标模式;另一方面,在制度与政策层面,还必须进行与利率政策相关的后续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