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区域贸易协定
贸易政策不确定性
企业创新
双重差分模型
摘要: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日益迅猛,签订的区域贸易协定数量不断上涨,也在一次次谈判中增加更多的议题。各经济体希望能在新的国际经贸规则下获得更多的话语权,积极参与其中。再加上多边合作进程多次几近停滞,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性更加凸显。我国也提出加快构建高标准的自由贸易区网络。因此,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例,研究区域贸易协定对中国产生的影响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随着中国与美国的贸易摩擦和贸易壁垒逐步增加,美国对中国商品加税等行为使得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大幅提升。而这种不确定性则会对中国企业的未来走势以及发展产生影响,从而对中国经济造成冲击。为促进我国经济的良性发展,捍卫国际贸易规则,体现身为大国的责任感,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自身意识,应对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所造成的不良影响,抵御“逆全球化”的挑战。而企业作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体,更是需要提升自身抗击风险的能力,直面冲击,在逆境中不断发展起来。因此,研究区域贸易协定下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中国企业创新力的冲击显得尤为重要。本文的目的在于分析为了研究区域贸易协定下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创新是否具有促进作用,在对过往学者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汇总的基础上,对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可能对创新产生影响的途径进行理论分析,提出相应假设用于之后的实证研究,随后根据假设构建出基本的回归方程。在实证研究方面,本文首先选择了2007年至2021年间总共3304条我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样本展开接下来的实证分析,然后构造出贸易政策不确定性指标的月度数据的平均值作为年度统计数据来作为本文研究的核心解释变量,然后又选取了上市公司的每年的专利的申请数量来对一个公司的创新能力进行衡量,最后又选择了可能影响企业创新的部分其他因素来作为本文研究的主要控制变量加入到模型之中,例如政府补贴、人力资本、企业内部融资能力以及企业规模、年龄、产权性质、对外贸易依存度等,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固定企业效应,结果表明:(1)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与企业创新之间存在负相关性;(2)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也会影响不同所有权属性的公司创新,且影响力度存在差异。较国有企业而言,这种不确定性对非国有企业创新影响较明显;(3)贸易依存度较高的企业相比于贸易度较低的企业而言,它们的创新能力更加容易受到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冲击。本文还对实证模型进行了内生性检验和稳健性检验,引入中介变量进行机制分析,最后得出结论:贸易政策不确定性的降低会对企业的创新产生正向的促进作用,融资约束的减轻是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下降后促进企业创新的重要中间渠道。依据上述结论,本文在最后提出一些建议:加快区域贸易协定的谈判进度,关注其对贸易政策确定性的影响;政策层面要将不确定性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区间范围内,从制度层面营造更加稳定的预期,用于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促进国家经济良性发展;拓展外部融资渠道,减少企业外部融资约束,激励企业加速创新;企业层面要综合考虑到这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的冲击,合理高效地利用这种不确定性来激发自身的创新水平,增强企业自身生命力,提高竞争能力,使企业更快更好地发展,增强我国整体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