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马克思哲学
马克思主义
政治
思想体系
哲学视野
实践概念
思维范式
人类活动论
黑格尔主义
实践哲学
理想性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理论与实践
主体性
概念扩展
辩证方法
理论框架
摘要:
一、走近哲学我大学学的专业是化工机械,后来搞哲学,算是半路出家。这个“出家”,也极其偶然。小时候,信佛的爷爷给我讲了许多佛经中的故事,这在我幼小的心灵中埋下了文学的种子。六岁的时候,省文化馆把我们村树为诗歌创作典型,号称“诗村”,与户县农民画齐名,而我则有幸成了最小的“诗人”。几句顺口溜一类的“诗作”赫然登上了“诗村诗作选”。这一“六岁小诗童”的“桂冠”,极大地强化了我对文学的喜爱,使我立志长大要做一名作家。青春时期的我,也创作了许多“文学作品”,有“诗”、“剧本”、“小说”,甚至还有“相声”。这一文学梦在上大学时第一次遭到了打击。本来由于家庭成分“高”,在“文革”时期不可能有机会上大学,但由于做医生的父亲治好了公社书记多年的顽疾,我作为“可以教育好子女”获得了一次机会。不幸的是,那年来我们县招生的没有一个是文学类的。无奈之下,只好胡乱选了华南理工大学的化工机械专业。作出这个选择的内心理由,可能是这个学校在距家乡最远的广州,如此遥远的距离能给人足够大的文学想象空间。大学期间,我把大部分时间用来阅读文学作品。当时暨南大学停办,其图书被分给我们学校,再加上图书馆一位老师的“偏心”,使我有机会读到当时大多数人难以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