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评价素养
课堂评价语
小学英语
摘要: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教学评价对提升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意义,要求将评价贯穿于英语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教师应充分理解评价对改进教师教学和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作用。而课堂评价语是课堂评价的重要媒介,也是师生沟通交流的桥梁。在英语教学中,合理地运用课堂评价语,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还能促进师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因此,课堂评价语受到国内外教育研究者的普遍关注,但通过文献梳理发现,小学英语教师课堂评价语的相关研究较少,且缺乏新颖的理论视角。具备评价素养是教师有效使用评价语的前提,而课堂评价语的运用是教师评价素养水平的外在表现。基于此,笔者从评价素养与评价语关联的视角,针对一线小学英语教师课堂评价语的运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发现小学英语教师课堂评价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改进建议,以期对提升小学英语教师的评价素养和课堂评价语的运用效果,从而提升小学生学习英语的成效有所助益。首先,本研究对评价素养和评价语相关的文献进行梳理和分类,对评价素养的内涵、结构、发展以及课堂评价语的内涵、分类、作用、使用问题、改进策略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明确评价素养与评价语内在的关系,为本研究奠定理论基础。其次,本研究将评价态度、评价知识、评价技能和评价伦理作为评价素养的基本构成维度,并设计调查问卷、课堂观察量表及访谈提纲,对小学英语教师课堂评价语展开了调查。调查发现,小学英语教师的课堂评价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教师对评价语缺少全面的认识、评价对象比例不均衡、评价语缺乏英语学科特色且流于形式、评价语关注内容失衡。本研究将教师课堂评价语的影响因素归因为教师评价态度存在随意性、评价知识不足、评价技能缺失和评价伦理欠缺四方面,基于评价素养提出针对性建议:在改进评价态度层面,教师应树立发展性评价理念、坚持多元化评价观念、及时反思评价效果;在夯实评价知识层面,应开展评价知识的学习、全面认识评价语功能;在提升评价技能层面,应有效倾听和观察学生、锤炼评价语言、重视非言语评价作用;在强化评价伦理层面,应与学生平等互动、关注全体学生情感体验。本研究可以对小学英语教师课堂评价语进一步探索和分析,以此加强教师对课堂评价语的关注,给一线英语教师带来一些启发,帮助英语教师合理、高效地运用课堂评价语。后续研究可以围绕小学英语课堂评价语的提升,从多视角展开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