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小学
语文教师
课堂评价语
摘要: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对语文教师及课堂的各方面要求不断提升。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中提出,教师的评价要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要注重评价主题的多元与互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贯穿于整节课中,恰当的课堂评价语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课堂评价语作为课堂评价的一部分也同时作为课堂语言的一部分,更应当受到大家的关注与重视。然而目前在小学语文一线课堂教学中教师评价语存在着评价对象单一、评价语内容匮乏、类型单调、时机不当等问题。本研究以延吉市J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师作为研究对象,从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师课堂评价语的现状出发,主要通过课堂观察法、问卷法和访谈法对J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师课堂评价语现状进行系统的调查。并以主体性教育评价理论、多元智能理论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动机理论及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为政策依据进行探索。主要通过课堂观察法、问卷调查法以及访谈内容相结合,分析目前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师课堂评价语现状的总体水平和各维度水平、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师课堂评价语的影响因素情况、目前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师课堂评价语现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分析。通过课堂观察法、访谈法及问卷调查法的综合分析,研究发现目前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师课堂评价语现状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个体评价远多于集体评价,个体评价存在不公;(2)课堂评价语内容不够丰富,过于简短,较为片面,没能结合五年级语文教学内容;(3)引导型评价语较少,缺乏发展性;(4)鲜少运用滞后评价,且把握不好最佳的评价时机。通过对研究结果的梳理,得出以下结论:(1)教师课堂评价语指向对象不全面,侧重关注于学生个体,而忽视对部分学生及全体学生的评价;(2)教师缺乏对评价语内容的设计,重视知识与技能维度目标的达成,而缺少对过程与方法维度的关注,善于运用激励型评价语,但不注重引导型评价语的运用,没有体现小学五年级语文课堂评价语特征;(3)教师常用即时评价,但由于教师缺乏一定的教学机智,导致课堂评价时机把握不准,没能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4)教师的评价语表达匮乏,且易将不良情绪带入课堂,缺乏一定的情绪管理能力;(5)学校有创设教师进行课堂评价语学习的软环境,但对于教师课堂评价语学习后的效果缺少验收环节,缺乏系统的培训与理论指导。基于以上结论,提出如下建议:(1)教师应注重与课堂评价语相关的理论知识学习,夯实基础,更新评价观念;(2)丰富评价语内容,突出评价语的艺术性与发展性;(3)课前做好充足准备,提高教学机智,选择恰当时机巧妙运用评价语;(4)学校完善教学工作制度,设置教师评价语学习验收环节,开展教师课堂评价语的主题教研活动,组织相关职业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