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陶瓷基复合材料
相变微胶囊
中高温储热
双层包覆
Al-Si合金
摘要:
金属相变材料(PCM)因其储能密度大、相变温度范围宽、循环稳定性好以及导热系数高等优点在现代科技和工业的中高温(500-700℃)热管理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两大难题:(1)在储能相变过程中熔融态金属的高化学活性易引发氧化与腐蚀,导致设备受损以及相变材料的潜热降低;(2)在封装使用时,金属PCM固液相变会产生显著的体积膨胀(典型金属相变体积变化率为3-8%)易导致封装结构失效。针对以上现状,本研究以Al-12wt%Si合金为储热芯材,采用“双层包覆-牺牲内层”的微胶囊封装策略,在对金属芯材进行封装保护的情况下,制备具有缓冲相变体积膨胀的空腔,制备出带空腔(Void)的CaCO3/Void/Al-12wt%Si相变微胶囊。再以氧化铝(Al2O3)陶瓷为支撑骨架,与相变微胶囊相结合,制备出一种兼具力学性能和热力学性能的中高温陶瓷基复合储能材料。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
(1)以Al-12wt%Si合金粉末为储热芯材,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包覆的Al-12wt%Si/PMMA相变微胶囊。研究不同的工艺参数对相变微胶囊的影响,得出最佳的制备工艺。当Al-12wt%Si合金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比例为1:1时,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添加量为MMA质量的1.5%,在50℃下以350 rpm搅拌反应3小时,制备出覆盖率高,表面光滑的微胶囊。
(2)基于性能最优的Al-12wt%Si/PMMA微胶囊,在其表面通过自组装工艺覆盖了CaCO3陶瓷壳层,随后采用“双层包覆-牺牲内层”策略,对CaCO3/PMMA/Al-12wt%Si相变微胶囊进行热处理,使PMMA层完全分解,制备出具有应力缓冲空腔的CaCO3/Void/Al-12wt%Si相变微胶囊。研究了微胶囊的最佳制备工艺和热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采用浓度为12 mmol/L的十二苯磺酸钠(SDBS)作为表面活性剂制备CaCO3陶瓷壳层,热处理温度为400℃,升温速率1℃/min,保温时间1h,得到的CaCO3/Void/Al-12wt%Si相变微胶囊具有良好的热力学性能,其熔化潜热达到393.8 J/g,过冷度降低为15.2℃,同时在150次热循环后保持热焓值几乎不下降,和经历950℃的热冲击后依旧保持完整。
(3)通过混料-冷压-烧结工艺,将带空腔的CaCO3/Void/Al-12wt%Si微胶囊与Al2O3陶瓷材料相结合,制备出块状陶瓷基复合相变储能材料。探究了带空腔相变微胶囊的含量对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带空腔相变微胶囊含量为60 wt%时具有最佳的性能,此时复合相变储能材料的结晶潜热为127.54 J/g,热导率为3.63 W/(m·K),抗压强度为39.6 MPa,远高于国家耐火砖的使用标准(20 MPa)。此外,该材料在经历300次热循环后,结晶潜热为106.75 J/g,熔化潜热为98.38 J/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