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陶瓷基复合材料
低膨胀高温合金
活性钎焊
润湿性
残余应力
摘要:
本文对在航空、航天等领域有广阔应用前景的陶瓷基复合材料C<,f>/SiC与低膨胀高温合金GH2907的高温钎焊进行了系统的研究。首先分析了C<,f>/SiC与低膨胀高温合金连接中存在的关键科学和技术问题,选择了高温活性钎焊的连接方法,其中,针对高温钎料的成分、钎料中括性元素的选择以及钎料对C<,f>/SiC复合材料润湿性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借助有限元计算,模拟和分析了C<,f>/SiC和GH2907高温钎焊后接头的残余应力,提出了采用合金过渡层和梯度分步高温钎焊连接的新工艺;并采用研究得到的高温钎料成分和工艺,钎焊制备出C<,f>/SiC-GH2907实际部件,为国防工程急需的C<,f>/SiC陶瓷基复合材料和高温合金的连接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 \n 采用热力学计算,分析了Ni基高温钎料中的元素Cr可以作为在C<,f>/SiC上反应润湿的活性元素。通过实验分别研究了Ni基钎料在高纯石墨(C)、SiC和C<,f>/SiC陶瓷基复合材料上的润湿性,结果表明,Ni基钎料中的元素Cr是反应润湿的活性元素,且其含量增多润湿角减小。由于残余热应力较大,Ni基高温钎料与C和SiC陶瓷的润湿界面都存在微裂纹,而Ni基钎料与韧性较好的C<,f>/SiC复合材料的润湿界面没有出现微裂纹。\n 试验结果证明,常用的Ni-Cr-B-Si系Ni基钎料中的元素硼(B)降低了活性元素Cr的活性,因而在相同条件下Ni-Cr-Si系的Ni基钎料在C<,f>/SiC上的润湿效果比Ni-Cr-B-Si系的Ni基钎料好。在1200℃×10min的真空条件下,Ni-Cr-Si系的14#钎料(主要成分:Cr:19.5%,Si:10%,余Ni)在C<,f>/SiC陶瓷基复合材料上有良好的润湿性,润湿角为8.5<\'。>,且钎料与C<,f>/SiC的润湿界面结合十分牢固。\n 通过试验研究和分析,选用了膨胀系数低且耐高温的W合金(WNiFe)做中间过渡层材料。同时,设计出梯度分步高温钎焊连接工艺方法,大幅提高了C<,f>/SiC与GH2907的连接强度,该工艺体现了钎焊梯度结构和钎焊工艺分步两个特点,其中,①梯度结构;钎焊接头按照材料热膨胀系数从大到小(GH2907→W合金过渡层→C<,f>/SiC)的梯度过渡设计,有效缓解了因膨胀系数不匹配产生的残余热应力;②工艺分步;首先在真空1200℃×10min条件下采用14#Ni基高温钎料把C<,f>/SiC连接面熔敷,再与BAu-4高温钎料和BNi-2钎料组成C<,f>/SiC-(14#/BAu-4/W合金/BNi-2)-GH2907的连接结构,最后经1000℃×5min真空钎焊,不但解决了BAu-4高温钎料在C<,f>/SiC上的润湿性差问题,而且发挥出了BAu-4良好的塑性和韧性。其中,采用梯度分步钎焊工艺制备的C<,f>/SiC-GH2907试样室温四点抗弯强度达到109MPa;在600℃空气环境测试,抗弯强度达到72MPa。此外,研究钎焊工艺对高温合金的影响发现,钎焊后的试样经800℃,16h,55℃/h的速度炉冷+620℃,8h,AC的时效热处理,GH2907内部晶粒长大不明显,只是位于晶界和晶内的韧化相ε相出现数量增多和尺寸长大。\n 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C<,f>/SiC与GH2907钎焊接头的残余热应力,结果表明,加入塑性好的高温钎料BAu-4与W合金组成复合中间过渡层,可以有效缓解钎焊接头的应力大小并改善应力分布。在本文的试验条件下,中间过渡层厚度的合适值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