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城市集市
民俗文化空间
地方认同
摘要:
集市,作为一个兼具地理、经济、文化三种意义的公共空间,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具有很强的延续性和传统性。集市作为地方经济活动的展演空间,从其产生之初,便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民俗文化空间是基于文化空间提出的一个人类学概念,是文化空间的重要的组成类型。定期集市是“民间传统文化活动集中的场所”,也是“某种民俗文化传承的空间”,具有传统性、集中性、非物质文化等特点。集市是区域民俗生活展演的“民俗文化空间”。在现代城市中,千篇一律的城市公共空间往往导致了居民对传统社会生活记忆的缺失。而定期集市中“在场式”的社会交往使城市居民得以在现代都市的快节奏生活中,找到一种与过去相连的纽带。这种联系在城市生活中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呈贡龙街集市因呈贡人们日常生活的需要而自发形成,历经百年仍活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具有浓厚的历史底蕴。龙街集市是一个传统与现代并存的民俗文化空间,传递着多方参与主体的认知,是呈贡地区居民难以割舍的时空记忆承载体。为了深入探索城市定期集市的民俗文化空间,笔者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个案研究法等方法,基于民俗文化空间理论,以呈贡龙街集市为研究对象,从民俗学的角度系统梳理民俗文化空间的概念,关注龙街集市的特征、商业民俗、多元参与主体以及其构建途径,对以消费为具体表征的空间进行分析,在人们消费行为的背后透视其中所蕴含的地方情感和地方认同。
集市中蕴含的丰富民俗事项,在思想上左右着人们从事商品交易的心理、行为和价值取向,是该区域内人们相沿成习的商业民俗文化意识的体现。本文重点研究了集市的特征、商业民俗及其民俗文化空间的构建,了解到集市不仅承担了商品经济、休闲娱乐的功能,也具有文化凝结、增强地方认同的功能。同时,集市作为日常消费的空间载体,为人们的社会交往和关系表达提供了一种路径。定期集市民俗文化空间蕴含的商业民俗文化,对于传承传统商业民俗文化及把握日益复杂的城市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对于增强地方文化认同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