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陈炉古镇
新媒体使用
民俗生活
乡村文化传播
民俗文化变迁
摘要:
位于陕西省铜川市的陈炉古镇是一座主要从事陶瓷手工业的乡镇,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陈炉古镇围绕着烧窑制瓷形成了独特的乡风民俗和文化景观,“窑洞叠盖”的特色民居建筑风格和“罐罐垒墙,瓷片铺路”等民俗景观还有延续至今的陶瓷产业,构成了陈炉古镇独特的民俗文化。在目前互联网普及应用的大环境下,传播媒介与信息交流方式不断更新,信息传播范围更广、传播更加迅捷、传播内容与形式也更多元。新媒体逐渐渗透到陈炉古镇生活的各个方面,影响着人们的民俗生活与民俗文化的变迁。本文以陈炉古镇作为研究个案,通过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的田野方法,考察新媒体与陈炉民俗文化的互动关系,探寻陈炉古镇特定的文化环境下,新媒体参与和介入文化生活的方式及其对文化空间的影响。通过考察发现,新媒体逐渐融入古镇居民日常生活的过程中,与人们日常生活、生产活动各个方面不同程度的发生互动,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改变。在过去,面对面交流是陈炉人主要的人际交往方式,人们互相“串门”或在院口街道边闲聊,新媒体的进入使部分人的社交活动转移到了线上,通过微信等社交软件维系人际交往。用手机刷短视频、玩游戏等休闲娱乐方式和网购的消费方式进入日常生活中。同时新媒体也为陈炉古镇陶瓷业提供了新的思路,当地人开始试着借用互联网平台让陶瓷销售从线下走到线上。由此可以看到陈炉人的生活越来越贴近网络,生活方式也愈发现代化。新媒体记录和表述着当地民俗文化,也为人们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陶瓷艺人通过抖音、快手等短视频App发布视频或进行直播,用网络平台展示各种陶瓷塑坯刻花等工艺、陶瓷制作过程和自己的陶瓷作品,以此向外界传达和分享自己的生活方式,用自己的方式传播民俗文化,期望有更多人了解和关注这里的陶瓷文化。另一方面,新媒体在窑神庙社祭这类民俗节庆活动中的存在感越来越强,窑神社祭开始由过去社区内全民参与的文化活动变成有组织、规模盛大的文化传播场合,媒介环境的改变使得社祭活动具有了“表演”的属性,民俗文化生活的传播功能得到强化。新媒体丰富的传播方式,促进陈炉古镇的“倒装壶”、“罐罐”、“窑神”、“社火”等一些独特的民俗文化在网络中的展示和共享,使得当地民俗文化逐渐得到外界更多了解和关注,拓展了生存和发展的空间,也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现在的陈炉古镇不再是一个封闭山区小镇,而是通过开始网络走向外界,新媒体在陈炉古镇激起了涟漪,它以丰富的信息和多元的传播方式,改变和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催生出新的文化生活。充分利用新媒体传播上的优势,拓宽当地文化的发展空间,让民俗文化在未来的传播过程中实现传承与创新成为一种可能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