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
民俗文化
民俗呈现
教学现状
教学原则和策略
摘要:
优秀的民俗文化资源是我国传统文化宝贵的财富。它由人民群众创造、共享并传承至今,带有中华民族独特的烙印。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所以更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然而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它的影响力正在逐渐减弱,一些优秀的民俗文化资源无法得到很好的传承和保护。作为文化传承主力军的中学生,对优秀民俗文化资源更是知之甚少。语文教材作为中学生学习民俗文化的重要载体,对青少年进行优秀民俗文化的熏陶感染就显得尤为重要。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于2016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它以“立德树人,以文化人”为宗旨,通过“有机渗透”,注重发挥传统文化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对比人教版旧版的教材,在内容编排上,统编教材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加大了传统文化,尤其是民俗文化进入选文的比重。然而,由于它投入使用的时间很短,学术界对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研究相对较少,对教材中民俗文化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基于此,本文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语文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导下,以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为载体,尝试对统编版初中语文教材的民俗文化内容设置、呈现方式和教学加以研究,并提出具体的民俗文化教学策略,以实现“文化理解与传承”的目标,促进中学生知识素养和文化素养的双提升。本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研究的论文的缘起和意义,以及论文的创新点、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章重点论述民俗文化与初中语文教学的关系,以及当前开展民俗文化教育的意义。第三章以统编初中语文6册教材为载体,对教材中的民俗文化相关内容进行梳理和分析,并以表格的形式加以呈现。在此基础上,概况出教材中民俗文化资源呈现的方式、类别和特点,总结出三大特点:集中和分散相结合、显性和隐性相补充、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结合。第四章是针对当前统编初中语文教学中民俗文化教学现状,展开相应的调查。本文通过师生的问卷调查,从教材民俗内容呈现、教师和学生三个方面出发总结当前初中语文民俗文化教学适应过程遇到的难点和存在的问题。第五章依托具体的教学案例,结合问卷调查,探究当前民俗文化的教学原则和教学策略,从而促进中学语文教师的“教”和中学生的“学”,实现初中语文教学与民俗文化传承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