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民俗文化
媒介记忆
土家族摆手舞
建构
摘要:
媒介报道是对历史的书写,也是对历史中所提及的人和事的记忆建构。在对民俗文化的报道中,媒介承载着民族文化的发展记忆。本文以土家族民俗文化摆手舞的历史发展为切入点,以媒介记忆理论为分析框架,尝试探讨一个核心研究问题:土家族摆手舞的媒介记忆是如何建构的?在土家族摆手舞记忆建构的框架中,以《恩施日报》为代表的地方级媒体承载了各个时期各个阶段对摆手舞的记忆,以此推动着摆手舞的发展,它所传播的记忆内容,是对当时社会文化价值与信仰的综合反映。因此,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文本分析法以及访谈法对《恩施日报》1949—2019年对“土家族摆手舞”的报道进行整体分析。研究发现,媒介在各个时期对土家族摆手舞报道的侧重点不同,媒介所建构的记忆维度也发生相应的变化。首先,《恩施日报》对土家族摆手舞文化记忆的建构方面,主要分为早期对文化起源记忆的建构和场景记忆的建构,而现代主要表现为对文化记忆的国家化建构和文化记忆的传承建构。早期的土家族族群由于信息和思想上的闭塞,对摆手舞的记忆也只停留在对缘起的探索和场景的回忆。到了二十一世纪,由于社会的迅猛发展,土家族人不再停留于表面的对摆手舞的缘起探索,更注重的是摆手舞的传承与国家化建构;其次,在集体记忆建构方面,主要表现在土家族人对摆手舞的仪式、节日和民族身份的建构。不论是早期还是现代,土家族人一直没有停止过对仪式和节日的崇拜,恰好相反,在现代社会繁荣发展的背景下,土家族人不仅讲究对仪式和节日的崇拜,而且更注重精神层面的表达,比如自身民族的身份认同。由于《恩施日报》在不同时期对摆手舞进行了详实记录,也使得受众在当下能清晰的感知摆手舞的历史发展脉络。与此同时,媒介在建构民俗文化记忆的过程中,忽视了民俗文化中的传承代际等问题,本研究针对媒介在建构民俗文化记忆中所忽略的问题给出如下建议:1.重点关注传承代际议题;2.给予普通个体记忆书写平台;3.注重技术优化,加强记忆存储;4.增强选题的连续性,提高记忆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