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拉祜族苦聪人
苦聪新村
民俗文化
文化再生产
摘要:
云南省普洱市镇沅县恩乐镇复兴苦聪新村为易地扶贫搬迁新村,拉祜族苦聪人的民俗文化因搬迁挪移而被卷入剧烈变迁的浪潮之中,为适应新的生存环境,苦聪新村走上了民俗文化再生产之旅。苦聪新村的民俗文化再生产是一个多主体共同参与的过程,启动推进拉祜族苦聪人易地扶贫搬迁的政治、社会推力与地方精英、苦聪民众之间的博弈、合作与共谋推动了新村民俗文化的再生产,使其经历了一个从零散破碎到被选择、被重新建构的流动过程,而拉祜族苦聪人这一文化传承主体也从被动到主动地参与自我文化再生产,逐渐体现出文化主体应有的积极性与能动性。本文对苦聪新村民俗文化再生产过程进行整体而全面的考察,一是旨在通过关注拉祜族苦聪人民俗文化再生产的问题,一是希望有助于促进拉祜族苦聪人异地社会融入,促进边疆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设。二是旨在通过进一步思考文化变迁、民俗再生产等民俗学基础性概念来反思民俗学的新村民俗研究。第一章直接介入苦聪新村的村落空间再生产,历时地挖掘了拉祜族苦聪人的历史渊源,共时地交代了拉祜族苦聪人当下地生存环境,阐明了民俗文化再生产的现实语境。第二、三章从苦聪最为重要的集体性祭祀节日——畲皅节的变迁、“过秋”这一由节气转变的新节日的兴起,以及出生、婚礼和丧礼的变迁发展,陈述了苦聪新村节日民俗和仪礼民俗再生产的动态过程、原因、特点及功能。第四章,通过对拉祜族苦聪人历史文化博物馆这一特殊记忆表征符号的论述,阐明了记忆载体对于民族民俗文化的记忆功能,以及其中体现的民俗主体的角色的。结语部分认为,首先,苦聪新村民俗文化的再生产是社会剧烈变迁背景下的突变式变迁,搬迁政策来的迅速而剧烈以及民俗文化对于异地融入的重要作用使得苦聪新村的民俗剧变成为不可逆的事实。其次,苦聪新村民俗文化再生产是一个多主体共同参与的过程,其中多方力量对民俗的操弄以及民俗主体自我对新语境和其他主体的适应,恰好是民俗文化再生产的真相,是文化再生产过程中传统与现代因素间关系的体现,亦是我们民俗学新村民俗研究的对象。第三,介于当下异地扶贫搬迁移民新村苦聪民俗的复杂多元样态,民俗学在进行类似的新村民俗研究时,应该具有一种整体的、动态的学术视野,要能够全面的关注其整体性、联系性,关注民俗文化再生产的日常生活转向。同时要勇于面对社会剧变语境下民俗主体的现代性转型问题,体现民俗学作为一种“民生之学”的人文立场与价值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