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民俗符号
剪纸
刺绣
文化融合
摘要:
现今社会,信息发展迅速,中国文化与全球文化互相借鉴与学习,少数民族文化也是在不断地学习和吸收汉族文化和其他民族的文化。回族的剪纸艺术和刺绣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在特殊的人文地理环境影响下,宁夏西海固地区的回族剪纸图案和刺绣图案色彩,不仅是具有浓郁地域特色,也也体现着少数民族群众在生产和创作过程中与其他民族相互学习的文化内容。本文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发现:近些年关于民俗文化视觉传播的相关内容主要是集中在分析民俗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以及在新媒体的背景下,如何对传统的民俗文化进行更加有意义的传播的建议与意见。这些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关注了民俗文化的发展现状和民俗文化的未来发展趋势,但是从视觉传播的角度展开的研究数量很少,民俗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着文化认同的内容,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内容也较为薄弱。基于此,本文运用传播学和符号学的相关理论,从视觉文化的层面展开对于宁夏西海固地区少数民族民俗文化的符号分析。通过梳理回族的主要民俗文化和文化内容,将剪纸和刺绣艺术作为重点研究对象,分析剪纸图案和刺绣色彩的运用。本文主要收集了在宁夏西海固地区博物馆以及部分回族家庭中的剪纸和刺绣相关作品的照片,从剪纸和刺绣的主题内容以及表现方式进行了视觉符号的分析与鉴赏,进而挖掘出回族这一少数民族在视觉传播过程中,视觉元素的设计以及传播者的观点态度。回族人民在进行剪纸和刺绣的内容创作时,将自己的意愿与情感融入到图像当中进行视觉传播,是对现实生活的呈现与创作者自身意愿的传达。回族的民俗文化,既是具有民族性、宗教性以及地域性的特征,也是具有其他少数民族与汉族文化的特征,回族群众通过民俗文化这样的外在表现形式,体现出的是对其他民族以及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与运用,这是一个民族在物质与精神上的综合体现,也是信仰与现实的统一体。这是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与其他民族相互学习和借鉴融合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