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民俗文化
文化传承
美丽乡村
碾子铺
摘要:
随着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稳步推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乡村旅游愈发火热。但随之而来的,是乡村地区民俗文化遭受外部文化的冲击,本土特色逐渐消逝,乡村景观趋于“同质化”,“缺少特色”、“千村一面”成为许多村庄发展的通病。在国内外的成功案例中,多是以民俗文化为基础,通过合理的景观设计,整合乡村民俗文化资源与自然景观资源,吸引外来资金的注入,创造乡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最终达到“美丽乡村”的目的。在此基础上,笔者提出自己新的见解与想法,即以“碾子”形象代表基地人文历史与辛勤劳作的精神,同时通过总结和提取地域文化元素,建设具有乡土气息的美丽乡村文化景观。本文以张家界市慈利县阳和土家族乡碾子铺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张家界及碾子铺的地理区位和场地资源等,总结得出碾子铺发展乡村文化旅游在区位、交通、文化等方面极具优势,根据碾子铺其名及慈利县石磨石碾在人民传统的日常生活中所具有的不可或缺的作用,方案以“碾子神韵,匠心慈利”为主题,结合场地地形、水源、林木、人文等资源,从民俗文化传承的角度出发,将慈利县农耕文化、餐饮文化、作坊文化分析并融入园区设计,规划设计轻奢露营区、生态林木区、运动拓展区、桃林观赏区、入口广场区、滨水景观区、民俗客栈区、购物体验区和休闲娱乐区等九个景观功能区,形成“一园、两环、三廊、四组团”的空间结构,并详细阐述了场地滨水区域的文化景观廊道设计和景观植物种植等,将碾子铺打造成“居”“游”“购”“玩”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民俗文化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