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民俗文化
绵竹年画节
视觉设计
文化传承
摘要:
在强调文化自信和文化强国的语境下,国家日渐重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更新了文化传播的环境,要求民俗文化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进行创新活化以更新时代传播方式和现代审美意识。“绵竹年画节”又称中国(绵竹)年画节,是富有绵竹特色的民俗性地方节庆活动。它依托于中国四大年画之一——绵竹年画而成立并得以发展。在1993年,绵竹市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命名为“中国年画之乡”1。四川省绵竹市人民政府于2002年“绵竹年画节”成功举办了第一届年画节。绵竹年画节是传承我国优秀民俗文化的参照缩影,对于丰富人民生活、建设美好乡村、坚定文化自信有着重要意义。但长期以来,绵竹年画节的展现内容老化严重、未能及时更新视觉设计及宣传推广形式,未能呈现文化性民俗活动的最优效果,无法与当前社会发展方向和人们日益增加的精神文化需求所衔接。如何让“中国年画节”的招牌越来越响、“绵竹年画节”的普及度越来越广成为发扬当地民俗文化活动、促进文化创新发展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以绵竹年画节的视觉设计为研究对象,探讨其视觉设计的可行性,利用设计促进绵竹年画节的发展,使其展现出新的面貌和生机。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清晰研究对象的基本内涵;其次,剖析总结绵竹年画的艺术特征,归纳出绵竹年画特有的艺术点。结合实地调查法从多个角度归纳总结出绵竹年画节的现状和问题,分析国内外民俗文化的视觉设计现状和总结其视觉设计类型。分析问卷调研的结果以提供反馈和思路,制定设计原则、设计侧重点和设计方法。在设计实践环节,以传承创新、科普文化和视觉延展为出发点,将设计策略应用于绵竹年画节的视觉设计之中,以创新设计思维和系列设计思维指导年画节的设计实践,使绵竹年画节与现代化的视觉设计形式相结合。在设计定位中,分析并限定了绵竹年画节的主题定位,提取年画节和绵竹地区的元素作为设计来源,并采用现代化视觉语言进行转化,提炼图形、色彩、字体的表现形式,应用于前期的主视觉宣传设计、中期的互动点设计和后期的文创设计之中,更新传统民俗文化在信息化时代的设计呈现,扩展语言内涵,以达到民俗文化的创新性转化发展。
本文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研究绵竹民俗文化,通过对绵竹年画节的视觉设计与推广,使绵竹年画节被更多人知晓,民俗文化得以传承与发展。将年画文化的文化内涵同现代化的设计结合起来,深入开发绵竹年画节中的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对于推动绵竹当地的经济发展、文化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