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民俗文化
阅读教学
高中语文
摘要:
国务院《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对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发展工作做了具体说明,2020年修订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将“文化传承与理解”作为语文四大核心素养之一,体现民俗文化教育的重要性。阅读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化传承必要途径。然而,在当今强调语文核心素养的环境下,高中语文民俗文化阅读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师在民俗阅读教学中对“文化传承与理解”这一核心素养培养要求的完成度不高,学生对民俗文化的理解不够深入,缺乏民俗体验,对民俗文本移情困难。因此,本文以“基于民俗文化传承的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研究”作为研究选题,旨在语文阅读教学中传承民俗文化。本研究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选题缘由、选题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二章,主要介绍民俗文化的定义及对阅读教学的四个价值,即提高阅读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增强思维能力、强化文化认同。第三章,参照钟敬文先生的归类方法,将统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民俗文化分为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语言民俗四个类别,统计所占比重,并对具体篇目进行分析。第四章,对统编版高中语文民俗文化的阅读教学现状进行分析,通过问卷调查与数据整理,从教师和学生两个层面总结高中语文民俗文化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并归纳其成因。第五章,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适用于语文民俗阅读教学的辩证分析与分清主次两条原则,探讨民俗文化资源在课内外阅读及社会实践等方面的教学改进策略。在课内阅读教学中,从三个角度出发,利用民俗文化深入解读文本;在课外阅读教学中,采用比较阅读和专题式阅读方法,延伸课外知识,帮助学生系统了解民俗文化;在实践活动中,通过调查研究和采风活动的方式,将文本阅读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知行合一,传承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