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支气管哮喘
睡眠障碍
学龄期
影响因素
症状管理理论
摘要:
目的:调查学龄期哮喘儿童睡眠障碍状况,探讨学龄期哮喘儿童睡眠障碍的影响因素,为提升哮喘儿童的睡眠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8年12月山东省济南市5家三级甲等医院门诊、住院或结束治疗随访的8~14岁学龄期哮喘儿童为调查对象。基于症状管理理论,调查工具包括哮喘儿童及其父母的一般资料问卷、儿童睡眠障碍量表、哮喘服药依从性量表、哮喘知识问卷、儿童哮喘控制测试问卷、儿童焦虑、抑郁、疲劳、~同伴关系、哮喘儿童父母服药信念量表、家庭功能量表。数据分析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Pearson分析或Spearman相关、多元线性逐步回归。结果:1.学龄期哮喘儿童的一般人口学资料本研究共纳入250名学龄期哮喘儿童。年龄范围为8~14岁,中位数为9岁,四分位数间距为(8,11)岁。男孩161例(64.4%)。2.学龄期哮喘儿童睡眠障碍状况睡眠紊乱共检出117例(46.8%)。睡眠障碍总分及各维度检出率的范围是4%~22%,学龄期哮喘儿童的睡眠障碍中睡眠呼吸障碍>睡眠觉醒转换障碍>入睡、睡眠维持困难障碍>过度嗜睡障碍>睡眠多汗>夜间睡眠唤醒梦魇障碍。睡眠障碍总分范围为26~62,平均得分为(39.35±6.09);入睡、睡眠维持困难障碍维度得分范围为7~20,平均得分为(10.40±2.42);睡眠呼吸障碍维度得分范围为3-8,平均得分为(4.11±1.36);夜间睡眠唤醒梦魇障碍维度得分范围为3~7,平均得分为(3.57±0.85);睡眠觉醒转换障碍维度得分范围为6~20,平均得分为(10.55±2.57);过度嗜睡障碍维度得分范围为5~14,平均得分为(6.61±1.77);睡眠多汗维度得分范围为2~10,平均得分为(4.11±2.03)。3.学龄期哮喘儿童睡眠障碍的单因素分析结果在校学习成绩中等或中等偏下的哮喘儿童睡眠障碍总分较成绩中等偏上或优秀的儿童高(F=13.511,P<0.001)。每周课外学习、兴趣班时间在5小时及以上的哮喘患者较时间低于5小时的哮喘儿童睡眠障碍总分高(F-38.171,尸<0.001’)。病情处于轻、中、重度持续的哮喘儿童睡眠障碍总分较轻度间歇得分高(F=11.458,P<0.001)。体育活动只参加部分较体育活动未受影响的哮喘儿童睡眠障碍总分得分高(F=3.371,P=0.036)。学习有时或经常受到影响的较学习从未或偶尔受影响的哮喘儿童睡眠障碍总分得分高(F=12.581,P<0.001)。周末、节假日与工作日不同或睡眠不规律的哮喘儿童睡眠障碍总分较规律作息的儿童得分高(F=6.240,P=0.002)。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学龄期哮喘儿童的睡眠障碍评分与哮喘知识问卷、哮喘服药依从性、哮喘控制测试量表和父母服药信念得分呈负相关(r=-0.379,P<0.001;r=-0.331,P<0.001;r=-0.290,P<0.001;r=-0.576,P<0.001),说明哮喘儿童知识水平、服药依从性、控制情况越差、父母服药信念越差,睡眠障碍越严重。学龄期哮喘儿童的睡眠障碍评分与家庭功能、焦虑、抑郁和疲劳量表得分呈正相关(r=0.368,P<0.001;r=0.126,P=0.046;r=0.239,P<0.001;r=0.215,P=0.001),说明哮喘儿童家庭功能越差、焦虑、抑郁、疲劳水平越高,睡眠障碍越严重。4.学龄期哮喘儿童睡眠障碍的多因素分析每周课外学习、兴趣班时间,家庭功能得分,学习成绩,抑郁得分和疲劳得分与睡眠障碍总分成正相关,父母服药信念得分,哮喘控制测试得分和哮喘知识得分与睡眠障碍总分成负相关。调整后的R2显示进入方程的变量共同解释了睡眠障碍总变异的58.3%。父母服药信念得分与入睡、睡眠维持困难障碍维度得分成负相关,每周课外学习、兴趣班时间,家庭功能得分,抑郁得分,睡眠规律,睡前30分钟是否接触电子设备与入睡、睡眠维持困难障碍维度得分成正相关。调整后的R2显示进入方程的变量共同解释了入睡、睡眠维持困难障碍维度总变异的31.7%。体育活动受限情况、家庭功能得分与睡眠呼吸障碍维度得分成正相关,哮喘控制测试得分和哮喘知识得分与睡眠呼吸障碍维度得分成负相关。调整后的R2显示进入方程的变量共同解释了睡眠呼吸障碍维度总变异的11.4%。其中,父亲睡眠问题、睡眠规律与夜间睡眠唤醒梦魇障碍维度得分成正相关,儿童年龄和服药依从性得分与夜间睡眠唤醒梦魇障碍维度得分成负相关。调整后的R 2显示进入方程的变量共同解释了夜间睡眠唤醒梦魇障碍维度总变异的6.8%。每周课外学习、兴趣班时间,病情程度、过去一年哮喘医疗花费与睡眠觉醒转换障碍维度得分成正相关,睡眠姿势,父母服药信念得分、午睡习惯与睡眠觉醒转换障碍维度得分成负相关。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