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
高校公共体育
学习评价指标体系
摘要:
立德树人是我国教育的核心理念。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是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重要路径。评价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挥棒,构建以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高校公共体育学习评价指标体系,对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高校公共体育学习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理念落后、评价指标系统性与可操作性差等问题。已有的体育学科核心素养评价相关研究主要面向基础教育层面,以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为基础的高校公共体育学习评价体系暂未形成。因此,本文以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构建高校公共体育学习评价指标体系。从而为通过学习评价提升高校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提供依据。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以及模糊综合评价法。首先,运用文献资料法对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体育学习评价以及高校公共体育学习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对政策文件以及公共体育教学大纲进行整理与归纳,进行指标的初步构建。其次,用Nvivo12对访谈文本进行了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以及选择性编码,构建体育学习评价指标模型,作为指标体系补充内容。然后,运用德尔菲法,将初步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向12名专家进行咨询,对指标进行修正与完善,确定公共体育学习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分配。最后通过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西南地区部分高校体育学习评价开展质量进行模糊综合评价。得到如下研究结论:
(1)通过对核心素养与体育核心素养相关文献进行梳理,认为以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的公共体育评价指标的构建是实现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路径。
(2)基于扎根理论的研究思路,共提炼出23个概念、3个主范畴、9个副范畴。理清了体育学习评价促进个体成长的维度,构建了包括教育成效、成长支持、心理素质共三个主范畴的高校公共体育学习评价模型。
(3)形成了由健康生活、运动能力、社会参与、情感态度4个一级指标,健康理论知识、自我评价等14个二级指标以及掌握发展身体素质的锻炼方法、掌握常见运动损伤处理知识等45个三级指标构成的高校公共体育学习评价指标体系;其中一级指标健康生活权重为0.3415,运动能力权重为0.1364,社会参与权重为0.2963,情感态度权重为0.2258。西南地区高校体育学习评价开展质量的模糊综合评价综合得分为2.7762,处于一般等级。根据模糊综合评价的结果以及经典课堂评价模式的理念,设计课堂评价环节并提出实施建议:发展体育核心素养的体育课堂评价应该包含学生在哪里、去哪里、如何到那里三个环节。促进体育核心素养发展的课堂评价应当:尊重学生主体性,重视体育学习评价反馈作用;多元评价形式,丰富学生角色设定;基于真实情境,营造体育课堂学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