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教练员
现状
分析
可持续发展
摘要:
教练员是运动训练的直接组织者和管理者,他们承担着培训运动员的主要任务,对促进运动员的全面发展、提高运动员的运动技术水平,实现比赛、训练目标起着主导作用[1]。因此,建设一支具有高水平、高质量、高师德的教练员队伍,已成为运动训练管理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
田径运动是体育运动之母,是各项体育运动的基础。田径运动的普及与提高,对增强中华民族的体魄和提高田径运动水平乃至整个体育运动水平都至关重要。在大型综合性运动会上,田径项目奖牌数最多、影响最大,已发展到目前的男、女46项。因此,在国内外体坛历来有着田径者得天下之美誉。体育运动实践证明,竞技体育较强的省、市也是田径成绩较强的省、市,世界田径强国也是体育强国。江苏省田径运动水平多年来在全国一直处于中等水平,但在十运会上获得了团体总分女团第一,男团第二的好成绩,如此辉煌的成绩与教练员有着莫大的关系。因此,对江苏省田径教练员的研究是一个重要的课题,其中,苏北地区是江苏省重要的一块,其教练员队伍的整体素质直接关系到江苏省田径运动水平的提高。
本文以苏北五市体育运动学校(以下简称体校)田径教练员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对其学历结构、年龄结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等进行全面的调查与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1)江苏省苏北体校田径教练员热爱自己的工作,有着强烈的事业心。(2)教练员年龄结构合理,36-45岁年龄的教练员占较大的比例。学历结构和职称结构不太合理,存在着本科学历少、专科学历多,高级职称少,中级和初级职称多的现象。(3)由于田径项目的自身特点和各体校的战略布局,苏北体校担任跑类项目的教练员占较大的比例,而全能项目的教练员相对较少。(4)苏北体校田径教练员科研成果较少,有17人尚未公开发表论文,占到总人数的三分之一以上。另外,参与国家、省、市级课题的人数不多,在被调查的47名教练员中,仅仅有20人参与课题研究。(5)受经济、文化的制约,苏北体校田径教练员工资待遇与苏南、苏中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大多数教练员对自己的工资不满意,仅有少数高级职称的教练员对自己的工资表示满意。(6)由于大多数教练员是退役的运动员,苏北体校田径教练员基础理论知识较差,计算机和外语水平有待提高。(7)教练员选材仍停留在经验选材的阶段,尽管科学选材已逐渐被教练员所认识,但由于教练员自身水平和仪器、设备等条件的限制,教练员采用科学选材的比例较低。在训练能力上,教练员都有一套自己的训练计划,并且能够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以及运动员自身水平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但在心理手段和恢复手段的使用上尚未达到科学化训练的要求。基本具备教育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但体育信息获取能力较差。(8)继续教育现状不容乐观,尽管教练员有着强烈的学习意识,但由于经济水平的制约以及领导重视程度不够,教练员继续教育层次偏低。本文针对以上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希望能够为有关部门制定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从而使江苏田径运动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