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平遥县
初中
大课间体育活动
开展特征
摘要:
随着青少年体质问题的凸显,国家和社会对于青少年体质问题越来越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手段和措施帮助青少年走进体育活动中,参与体育、感受体育、学习体育,希望通过多种方式增强青少年体质。大课间体育活动就是其中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大课间给初中学生提供进行体育活动的机会,使他们既能从紧张的学习中走出来,调节身心,又能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初中学生学习压力大,作业繁重,课外体育活动也受到了影响。社会、学校和家长对孩子们的健康状况都非常关注,事实上,学生体能下降、运动素质降低、超重等情况确实不容乐观。“阳光体育活动计划”启动以来,保证学生能够每天锻炼一小时,在体育教育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首要任务。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平遥县18所初中,其中包括4所城区初中,14所乡镇初中进行大课间体育活动基本情况调查,共发放问卷2050份,根据收集数据分析了平遥县初中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的特征及差异。结果发现:(1)平遥县初中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场地不足,开展时间难以满足每日体育活动一小时的要求。开展形式基本是以年级为单位和全校集体活动为主,其它开展形式为辅进行,但兴趣小组形式开展不足。开展活动内容以广播操和中考项目为主体,学生兴趣项目开展不足。(2)对体育师资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统计,以专职教师为主,兼职教师为辅,教师总体人数不足。(3)平遥县初中学生对于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的认知重要性较高,主动参与程度较高,“提高身体素质”、“缓解学习压力”、“为中考做准备”是主要的参与动机,跑步、广播操、跳绳是主要的喜欢项目,全校集体参与是喜欢的主要参与形式,多数学生在参与大课间体育活动后都有积极的身体变化和心理变化,但在学生兴趣项目开展、学生主动性引导、学生参与兴趣、学生锻炼强度监控方面还需要加强。(4)在城区学校中,平遥县实验初级中学学生的认知重要性和参与主动性最强;在乡镇学校中,平遥县东泉镇初级中学校学生的认知重要性和参与主动性最强。平遥县城区初中与乡镇初中之间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的对比分析,乡镇初中学生对于大课间的认知重要性和主动性更强;乡镇初中学生为中考体育做准备的动机更明确,城区初中学生在“提高身体素质”、“缓解学习压力”两个方面的动机都要略强于乡镇初中。在喜欢的项目中,城区初中与乡镇初中在跑步和足球两个项目上存在差异,乡镇初中学生更喜欢跑步,城区初中学生更喜欢足球。(5)平遥县初中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要从以下四个策略方面进行,分别是强化大课间体育活动重要性、丰富大课间体育活动形式、丰富大课间体育活动项目、鼓励大课间体育活动个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