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延津县初中
大课间体育活动
开展现状
摘要:
青少年健康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和中华民族的美好希望,促进我国青少年健康也是实现健康中国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内容。近些年,从《青少年健康数据管理系统》数据统计分析报告显示,中小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一直令许多人十分担忧,各项学生身体健康指标不断出现下滑,很大程度影响了自身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效率。在学校,学生的学业负担重,课下时间还要写作业、预习等,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参加体育锻炼。为了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近年来,国家不断出台政策方针,中共中央、国务院先后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等文件,明确指出:把健康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提高全民身体素质,增加体育锻炼时间。大课间体育活动已逐渐成为当前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活动形式,也已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学校体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以什么样的活动内容、方式去组织开展大课间活动,才能够让更多学生积极地投入参与活动进来,强健他们的体魄,达到理想的锻炼效果是关键。本文以延津县初中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状况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实地考察法等多种科学研究方法对开展情况、内容、形式、存在的问题、影响学生参与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因素进行研究与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并立足于本县实际情况,得出了以下结论:1、伴随城市化进程,延津县城区学校学生数量增多,体育教师配备不足,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组织困难,不能满足学生的体育锻炼的需求。2、延津县初中都能积极地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保证学生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但各个年级之间存在着较多的差异和不平衡性,初三年级由于升学的压力,活动的时间相对较少。3、大多数初中生对于大课间体育活动认识不全面,参与的目的是为了在达标测试中取得好成绩,积极主动性不高,需要提高认识。4、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内容少,形式单一,基本上都离不开跑操、眼保健操、广播体操等形式,部分学校已经开展了跳绳、武术活动深受中学生的喜欢。5、在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组织和开展中,个别学校领导对此的重视和认识程度不够,老师及学生家长都比较支持,但是现实中活动开展的情况不是很乐观,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6、对影响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因素分析,大部分学校存在体育场地不足和体育器材配备不到位、相关资金短缺等问题,影响了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的质量。7、延津清华园学校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建立了一套管理制度,领导重视,校长、体育教师、班主任和教师在活动中责任明确,科学组织,对活动过程进行检查、考评、结果公示。采用不同专项分组练习的形式,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参与的积极比较高,学生既是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受益者,又是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推动者,逐步形成了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