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郑州市
初中
特色大课间
体育活动
现状
对策
摘要:
特色大课间体育活动是提升青少年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举措。2021年6月,国务院出台了双减政策,该政策是政府为了缓解家庭教育压力,减少贫富差距,促进教育公平来增加生育率所做出的对策,这影响到我国的教育和大课间发展状况。双减政策出台后,虽然校外不允许进行培训,但是孩子们的学业辅导压力和升学压力还是会存在的,这也就意味着原来可以放到放学后完成的学业任务需要放到在学校的时间里完成,但是我们课上的时间还是原来那么多,并没有发生变化,就只能占用下课时间或者说我们的大课间时间都会被占用,这将对我们“特色大课间”的发展又提出新的问题。以往传统大课间体育活动模式存在还实效性、科学性不足等问题。本文以问题解决为导向,建构了特色大课间体育活动新的样态,从活动的目标、形式、内容、组织、措施、评价、保障等多方面提出了解决方案。本文把调查的郑州市部分初中“特色大课间”开展现状设定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法、问卷法、比较分析法、访谈法以及数理统计法等方法,累计发放问卷2196份,回收问卷2161份,其中有效问卷2056份。对郑州市初中开展“特色大课间”现状进行了分析,主要的研究结论有:(1)郑州市初中体育教师学历普遍不高,本科以上学历人员寥寥无几,体育教研组整体年龄结构合理,学校管理层对学校“特色大课间”不够了解、且重视程度较低。(2)被调查的14学校均开展了特色的大课间体育活动,主要以自编操类运动为主;“特色大课间”学校开展时间大部分都在30分钟以上,活动场地主要集中在操场、教学楼前后。(3)特色大课间活动对学业进步和身心放松带来一定的益处。学生喜欢“特色大课间”的原因是可以提高运动技能有较大比例占26%,其次是消除学习疲劳、培养兴趣爱好、喜爱课外活动等。(4)多数学生秉持着较为积极的态度主动锻炼,并有效放松了学生的神经疲劳,缓解了学生的身心疲惫,但只有25%的学生认为在大课间锻炼中身体素质得到提升。(5)评价标准一般是根据学生的参与程度、锻炼质量等因素来评定学生的成绩。(6)以郑州市经开区实验中学特色大课间体育活动为个案分析:“大课间”场地器材利用率较高,内容丰富,从开展活动以来学生的运动技能方面提高明显,各项素质技能指标和同类学校同年龄段学生相比,均显著高出平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