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乌鲁木齐
小学
大课间体育活动
摘要:
随着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在使学生达到每天一个小时的锻炼时间的新目标下,教育工作者对传统课间操进行开发扩充,同时和“体育、艺术2+1项目”相结合,不但形成自己的特色,而且有利于达到让每一个学生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能够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的目的。传统课间操经过开发扩充形成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新型活动形式,我国的学校体育工作进入新的阶段。大课间体育活动在学校体育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是实现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和措施。但是如何科学的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如何使大课间体育活动发挥出应有的成效?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重点。对乌鲁木齐市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结合调查结果,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为乌鲁木齐市科学的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提供参考依据。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观察法、个案分析法、数据统计法,对新疆乌鲁木齐市16所小学的体育组领导、学校教师及学生共计1680人进行问卷调查,对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的基本状况等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80%以上的学校领导重视本校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能够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积极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践工作,多数学校能够以“体育、艺术2+1”项目为依托,达到国家2011年4号文件规定的基本要求,保证大课间体育活动顺利进行,以此推进素质教育的发展。学校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特色项目开发成绩卓越,学校体育项目的选择基本能够满足学生需求,但是,组织管理以及其他方面的特色体现不是很突出,大部分学校没有形成系统的管理体系。2.82.6%的学生“喜欢”或者“非常喜欢”大课间体育活动,75.1%的学生充分利用了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运动时间,大部分的学生喜欢并且能够积极遇到大课间体育活动中来。参加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动机从学校制度的制约向自身需求转变。性别影响体育项目的兴趣选择,男生最喜欢的项目多具有竞争性、对抗性等特点,女生最喜欢的项目相对来说竞争性、对抗性都比较小。3.学校在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教育和宣传工作上有欠缺,部分老师和学生对大课间体育活动没有全面清楚的了解,场地器材短缺、集体活动偏多、组织管理不完善成为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中面临的主要问题。4.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至今,仍然处于摸索开发阶段,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理论及实践建设仍然是大课间体育活动的一个薄弱环节。根据研究结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多种方法解决场地器材不足问题;组织管理规范化、系统化;大力开发特色项目;重视理论建设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