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农村初中
大课间体育活动
课程化
摘要:
为使学生达到增进健康、增强体质的目的,国家要求中小学校推行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校园体育活动,并将课间操提到课程内容的层面,列入课程计划,进行课程化管理,进一步发挥其作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也凸显了一定的问题。经过对海阳市具有代表性的5所农村初中大课间开展情况调查中认为,大课间在操作过程中没有得到应有、足够的重视和有效管理,不仅缺乏教育教学和管理的理论支持,更缺少教学实践的积累,在一定程度上仍旧处于管理和有效实施的真空地带。所谓的课程化是将大课间体育活动纳入课程化规范管理,制定课程目标、课程计划,确定活动内容,建立活动组织,实施有效评价,以此来有目的、有计划的把大课间体育活动进行改革,使之适当学校体育课程标准。达到提高学生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参与兴趣、提高身体素养、活跃课间气氛、养成锻炼习惯的系列化课程管理。论文通过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式对海阳市5所具有代表性的农村初中大课间开展进行调查研究,将收集到的数据分析整理、分类和统计,并在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分析,构建出海阳市大课间体育活动课程化体系,形成了由“主控系统——助控系统——服务系统——检查系统”四位一体的管理系统;把具有海阳特色的沙滩项目和一些趣味体育、民间特色的学生喜欢的内容纳入到课程内容,形成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内容体系;在实施与评价体系中,我们按照“制度保障—计划定向—实施调控—评价跟进”这一路线来开展工作;在安全预防应急体系中,我们要将安全放在首位,坚持“预防为主,妥善处理”的原则,在大课间安全预案的制定时,分为安全预防和应急处理。希望本论文,能够引起海阳市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各学校对大课间体育活动课的重视,真正有效开展,并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