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开封市
小学
大课间体育活动
设计
实施
摘要: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生活质量也得到了稳步提升,但学生的身体素质在不断下滑,健康状况令人大跌眼镜。小学阶段是学生的启蒙和基础阶段,培养学生养成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学校体育担负着巨大的任务。大课间体育活动作为学生体育锻炼中的重要一环,可以作为一个载体,弥补体育与健康课程和课外体育锻炼时间上的不足。研究试图从大课间的理论设计与现实的实施上为切入点,探究分析大课间的理论设计与现实实施上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力争为开封市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设计与实施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本研究采用文献法、调查法、案例分析法、实地观察法、逻辑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对开封市区7所小学进行调查和分析,对开封市区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设计与实施进行研究,得出结论并提出建议:结论:1.开封市区小学可以较好的落实国家相关政策法规,积极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设计原则上基本可以体现全员参与性与趣味性原则,但在创新性原则、实效性原则上有待进一步提高;开展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目标较为明确,主要以锻炼身体、缓解学生学习疲劳为主,其他多元目标有待进一步增加。2.开封市区小学在大课间体育活动的设计上,开设时间基本可以保证在30-40分钟。开设内容相对丰富,一般为3-5项的体育活动项目。开设内容定期更新,但更新周期相对较长。3.开封市区小学在大课间体育活动开展过程中,体育器材基本可以满足需求,但体育场地不足严重制约着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4.开封市区小学在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流程上,基本是以四步流程为基础,即入场、集体活动、分组自主活动、退场四个环节,这也是当前开封市区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使用的基本流程。5.开封市区小学大课间体育活动中,校长、体育教师、班主任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总体认识比较到位,其他任课教师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总体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有待进一步改正;参与度上,体育老师与班主任参与度较高,其他任课教师参与度相对较低。6.开封市区小学均成立大课间体育活动督导小组,教体局也定期进行督导工作,但督导工作问题较多;考评制度不够完善。7.开封市区小学关于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培训较少,班主任与一般任课教师学习交流机会较少,一定程度上影响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8.开封市区小学关于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实施过程中,责任制明显,体育老师与班主任的职责明确,分工明确。建议:1.教育部门应建立学校系统工作机制,对校长提出明确要求,将大课间体育活动取得的成绩纳入学校评比的一部分,增加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重视。2.教育部门应为学校体育工作者提供更多学习机会,培训机会,对优秀大课间进行考察学习,总结经验,学习更多的先进理念,拓宽视野。3.设置大课间体育活动的专项资金,对参与大课间体育活动中的老师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助,提高教师参与指导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积极性。4.鼓励学校老师在现有成功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研究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长效开展方法与手段,从而提高大课间体育活动的开展效果。5.鼓励各级学校,根据学校自身情况,结合其他学校的先进经验,开发适合本校的大课间体育活动。6.后续的研究可以加大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督导与评价研究,运动负荷对学生的健康状况研究,尽可能保证对大课间体育活动的量化指导。